T:『荘子』 V:03:雑篇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3:雑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3:01:1:庚桑子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、偏得老聃之道、以北居畏塁之山、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、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。擁腫之与居、鞅掌之為使。居三年、畏塁大壌。 畏塁之民相与言曰「庚桑子之始来、吾灑然異之。今吾日計之而不足、歳計之而有余。庶幾其聖人乎。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、社而稷之乎。」 庚桑子聞之、南面而不釈然。弟子異之。 庚桑子曰「弟子何異於予。夫春気発而百草生、正得秋而万宝成。夫春与秋、豈無得而然哉。天道已行矣。吾聞至人、尸居環堵之室、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。今以畏塁之細民、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間、我其杓之人邪。吾是以不釈於老聃之言。」 弟子曰「不然。夫尋常之溝、巨魚無所還其体、而鯢鰌為之制。歩仞之丘陵、巨獣無所隠其躯、而㜸狐為之祥。且夫尊賢授能、先善与利、自古堯舜以然。而況畏塁之民乎。夫子亦聴矣。」 庚桑子曰「小子来。夫函車之獣、介而離山、則不免於罔罟之患。呑舟之魚、碭而失水、則螻蟻能苦之。故鳥獣不厭高、魚鱉不厭深。夫全其形生之人、蔵其身也、不厭深眇而已矣。且夫二子者、又何足以称揚哉。是其於弁也、将妄鑿垣墻而殖蓬蒿也。簡発而櫛、数米而炊。窃窃乎。又何足以済世哉。挙賢則民相軋、任知則民相盗。之数物者、不足以厚民。民之於利甚勤。子有殺父、臣有殺君、正昼為盗、日中穴阫。吾語女、大乱之本、必生於堯舜之間。其末存乎千世之後。千世之後、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。」 C:23:01:2:南栄趎蹴然正坐 南栄趎蹴然正坐曰「若趎之年者已長矣、将悪乎托業以及此言邪。」庚桑子曰「全汝形、抱汝生、無使汝思慮営営。若此三年、則可以及此言矣。」南栄趎曰「目之与形、吾不知其異也、而盲者不能自見。耳之与形、吾不知其異也、而聾者不能自聞。心之与形、吾不知其異也、而狂者不能自得。形之与形、亦辟矣、而物或間之邪。欲相求而不能相得。今謂趎曰『全汝形、抱汝生、勿使汝思慮営営』。趎勉聞道達耳矣。」庚桑子曰「辞尽矣。曰『奔蜂不能化藿蠋、越鶏不能伏鵠卵』、魯鶏固能矣。鶏之与鶏、其徳非不同也、有能与不能者、其才固有巨小也。今吾才小、不足以化子。子胡不南見老子。」 南栄趎贏糧、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。 老子曰「子自楚之所来乎。」南栄趎曰「唯。」老子曰「子何与人偕来之衆也。」南栄趎懼然顧其後。 老子曰「子不知吾所謂乎。」南栄趎俯而慚、仰而嘆曰「今者吾忘吾答、因失吾問。」 老子曰「何謂也。」南栄趎曰「不知乎。人謂我朱愚。知乎。反愁我躯。不仁則害人、仁則反愁我身、不義則傷彼、義則反愁我己。我安逃此而後可。此三言者、趎之所患也、願因楚而問之。」 老子曰「向吾見若眉睫之間、吾因以得汝矣。今汝又言而信之。若規規然若喪父母、掲竿而求諸海也。女亡人哉、惘惘乎。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、可憐哉。」南栄趎請入就舎、召其所好、去其所悪、十日自愁、復見老子。 老子曰「汝自灑濯、熟哉郁郁乎。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悪也。夫外韄者、不可繁而捉、将内揵。内韄者、不可繆而捉、将外揵。外内韄者、道徳不能持、而況放道而行者乎。」 南栄趎曰「里人有病、里人問之、病者能言其病、然其病、病者猶未病也。若趎之聞大道、譬猶飲薬以加病也、趎願聞衛生之経而已矣。」 老子曰「衛生之経、能抱一乎。能勿失乎。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。能止乎。能已乎。能舎諸人而求諸己乎。能翛然乎。能侗然乎。能児子乎。児子終日嘷而嗌不嗄、和之至也。終日握而手不掜其徳也。終日視而目不瞚、偏不在外也。行不知所之、居不知所為、与物委蛇、而同其波。是衛生之経已。」 南栄趎曰「然則是至人之徳已乎。」曰「非也。是乃所謂冰解凍釈者所能乎。夫至人者、相与交食乎地、而交楽乎天、不以人物利害相攖、不相与為怪、不相与為謀、不相与為事。翛然而往、侗然而来。是謂衛生之経已。」 曰「然則是至乎。」曰「未也。吾固告汝曰『能児子乎』。児子動不知所為、行不知所之。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。若是者、禍亦不至、福亦不来。禍福無有、悪有人災也。」 C:23:02:宇泰定者 宇泰定者、発乎天光。発乎天光者、人見其人、物見其物。人有修者、乃今有恒、有恒者、人舎之、天助之。人之所舎、謂之天民、天之所助、謂之天子。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。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、弁者弁其所不能弁也。知止乎其所不能知、至矣。若有不即是者、天鈞敗之。 備物以将形、蔵不虞以生心、敬中以達彼。若是而万悪至者、皆天也、而非人也。不足以滑成、不可内於霊台。霊台者有持、而不知其所持、而不可持者也。不見其誠己而発、毎発而不当。業入而不舎、毎更為失。為不善乎顕明之中者、人得而誅之。為不善乎幽間之中者、鬼得而誅之。明乎人、明乎鬼者、然後能独行。券内者行乎無名、券外者志乎期費。行乎無名者、唯庸有光。志乎期費者、唯賈人也。人見其跂、猶之魁然。与物窮者、物入焉。与物且者、其身之不能容、焉能容人。不能容人者無親。無親者尽人。兵莫憯於志、鏌鋣為下。寇莫大於陰陽、無所逃於天地之間。非陰陽賊之、心則使之也。 道通其分也。其成也、毀也。所以悪乎分者、其分也以備。所以悪乎備者、其有以備。故出而不反、見其鬼。出而得、是謂得死。滅而有実、鬼之一也。以有形者象無形者、而定矣。出無本、入無竅。有実而無乎処、有長而無乎本剽。有実而無乎処者、宇也。有長而無本剽者、宙也。有乎生、有乎死、有乎出、有乎入、入出而無見其形、是謂天門。天門者無有也、万物出乎無有。有不能以有為有、必出乎無有。而無有一無有。聖人蔵乎是。 C:23:03:移是 古之人、其知有所至矣。悪乎至。有以為未始有物者、至矣、尽矣、弗可以加矣。其次以為有物矣、将以生為喪也、以死為反也、是以分已。其次曰始無有。既而有生、生俄而死。以無有為首、以生為体、以死為尻。孰知有無、死生之一宗者。吾与之為友。是三者、雖異、公族也、昭景也、著戴也、甲氏也、著封也、非一也。有生、黬也、披然曰移是。嘗言移是、非所言也。雖然、不可不知也。 臘者之有膍、胲可散而不可散也。観室者周於寝廟、又適其偃焉。為是挙移是。請常言移是。是以生為本、以知為師、因乗以是非。果有名実、因以己為質、使人以為己節、因以死償節。若然者、以用為知、以不用為愚、以徹為名、以窮為辱。移是、今之人也、是蜩与学鳩同於同也。 C:23:04:徳知 蹍市人之足、則辞以放驁、兄則以嫗、大親則已矣。故曰「至礼不人、至義不物、至知不謀、至仁無親、至信辟金。」徹志之勃、解心之謬、去徳之累、達道之塞、貴富顕厳名利六者、勃志也。容動色理気意六者、謬心也。悪欲喜怒哀楽六者、累徳也。去就取与知能六者、塞道也。此四[六]者、不蕩胸中則正、正則静、静則明、明則虚、虚則無為而無不為也。道者、徳之欽也。生者、徳之光也。性者、生之質也。性之動、謂之為。為之偽、謂之失。知者、接也。知者、謨也。知者之所不知、猶睨也。動以不得已之謂徳、動無非我之謂治。名相反而実相順也。 羿工乎中微、而拙乎使人無己誉。聖人工乎天、而拙乎人。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、唯全人能之。唯虫能虫、唯虫能天。全人悪天、悪人之天、而況吾天乎人乎。一雀過羿、羿必得之、或也。以天下為之籠、則雀無所逃。是故、湯以庖人籠伊尹、秦穆公以五羊皮籠百里奚。是故、非以其所好而籠之、而可得者、無有也。介者移画、外非誉也。胥靡登高而不懼、遺死生也。夫復謵不饋而忘人、忘人、因以為天人矣。故、敬之而不喜、侮之而不怒者、唯同乎天和者為然。出怒不怒、則怒出於不怒矣。出為無為、則為出於無為矣。欲静、則平気。欲神、則順心。有為也欲当、則縁於不得已。不得已之類、聖人之道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4:雑篇 徐無鬼第二十四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4:01:徐無鬼・女商 徐無鬼因女商見魏武侯。 武侯労之曰「先生病矣。苦於山林之労、故乃肯見於寡人。」徐無鬼曰「我則労於君、君有何労於我。君将盈耆欲、長好悪、則性命之情病矣。君将黜耆欲、掔好悪、則耳目病矣。我将労君、君有何労於我。」武侯超然不対。 少焉、徐無鬼曰「嘗語君。吾相狗也、下之質、執飽而止、是貍徳也。中之質、若視日。上之質、若亡其一。吾相狗、又不若吾相馬也。吾相馬、直者中縄、曲者中鉤、方者中矩、円者中規、是国馬也、而未若天下馬也。天下馬有成材、若恤若失、若喪其一。若是者、超軼絶塵、不知其所。」 武侯大悦而笑。徐無鬼出。 女商曰「先生独何以説吾君乎。吾所以説吾君者、横説之、則以詩書礼楽。従説之、則以金板、六弢。奉事而大有功者、不可為数、而吾君未嘗啓歯。今先生何以説吾君、使吾君説若此乎。」徐無鬼曰「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。」女商曰「若是乎。」曰「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。去国数日、見其所知而喜。去国旬月、見所嘗見於国中者喜。及期年也、見似人者而喜矣。不亦去人滋久、思人滋深乎。夫逃虚空者、藜藋柱乎鼪鼬之逕、良位其空、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、又況乎昆弟、親戚之謦欬側者乎。久矣夫、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。」 C:24:02:徐無鬼 徐無鬼見武侯。武侯曰「先生居山林、食芧栗、厭葱韮、以賓寡人、久矣夫。今老邪。其欲干酒肉之味邪。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。」徐無鬼曰「無鬼生於貧賤、未嘗敢飲食君之酒食、将来労君也。」 君曰「何哉、奚労寡人。」曰「労君之神与形。」 武侯曰「何謂邪。」徐無鬼曰「天地之養也一、登高不可以為長、居下不可以為短。君独為万乗之主、以苦一国之民、以養耳目鼻口、夫神者不自許也。夫神者、好和而悪奸。夫奸、病也、故労之。唯君所病之、何也。」 武侯曰「欲見先生久矣。吾欲愛民、而為義偃兵。其可乎。」徐無鬼曰「不可。愛民害民之始也。為義偃兵、造兵之本也。君自此為之、則殆不成。凡成美、悪器也。君雖為仁義、幾且偽哉。形固造形、成固有伐、変固外戦。君亦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、無徒驥於錙壇之宮、無蔵逆於得、無以巧勝人、無以謀勝人、無以戦勝人。夫殺人之士民、兼人之土地、以養吾私与吾神者、其戦不知孰善、勝之悪乎在。君若勿已矣。修胸中之誠、以応天地之情、而勿攖。夫民死已脱矣、君将悪乎用夫偃兵哉。」 C:24:03:牧馬童子 黄帝将見大隗乎具茨之山。方明為御、昌寓驂乗、張若、謵朋前馬、昆閽、滑稽後車。至於襄城之野、七聖皆迷、無所問塗。適遇牧馬童子、問塗焉曰「若知具茨之山乎。」曰「然。」「若知大隗之所存乎。」曰「然。」 黄帝曰「異哉小童。非徒知具茨之山、又知大隗之所存。請問為天下。」小童曰「夫為天下者、亦若此而已矣、又奚事焉。予少而游於六合之内。予適有瞀病、長者教予曰『若乗日之車而游於襄城之野。』今予病少痊、予又且復游於六合之外。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。予又奚事焉。」 黄帝曰「夫為天下者、則誠非吾子之事。雖然、請問為天下。」小童辞。黄帝又問。小童曰「夫為天下者、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。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。」 黄帝再拝稽首、称天師而退。 C:24:04:不物於易者 知士無思慮之変、則不楽。弁士無談説之序、則不楽。察士無凌誶之事、則不楽。皆囿於物者也。招世之士興朝、中民之士栄官、筋力之士矜難、勇敢之士奮患、兵革之士楽戦、枯槁之士宿名、法律之士広治、礼教之士敬容、仁義之士貴際。農夫、無草莱之事、則不比。商賈、無市井之事、則不比。庶人、有旦暮之業則勧。百工、有器械之巧、則壮。錢財不積、則貪者憂。権勢不尤、則夸者悲。勢物之徒楽変、遭時有所用、不能無為也。此皆順比於歳、不物於易者也。馳其形性、潜之万物、終身不反。悲夫。 C:24:05: 荘子曰「射者、非前期而中、謂之善射、天下皆羿也。可乎。」恵子曰「可。」 荘子曰「天下非有公是也、而各是其所是、天下皆堯也。可乎。」恵子曰「可。」 荘子曰「然則儒、墨、楊、宋四、与夫子為五、果孰是邪。或者若魯遽者邪。其弟子曰『我得夫子之道矣、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』。魯遽曰『是直以陽召陽、以陰召陰、非吾所謂道也。吾示子乎吾道』。於是為之調瑟。廃一於堂、廃一於室。鼓宮、宮動。鼓角、角動。音律同矣。夫或改調一弦、於五音無当也。鼓之、二十五弦皆動。未始異於声、而音之君已。且若是者邪。」 恵子曰「今夫儒、墨、楊、秉、且方与我以弁、相排以辞、相鎮以声、而未始吾非也。則奚若矣。」荘子曰「斉人蹢子於宋者、其命閽也、不以完。其求鈃鍾也、以束縛。其求唐子也、而未始出域、有遺類矣。夫楚人寄而蹢閽者、夜半於無人之時、而与舟人闘、未始離於岑、而足以造於怨也。」 C:24:06:恵子之墓 荘子送葬、過恵子之墓、顧謂従者曰「郢人堊慢其鼻端、若蝿翼。使匠石斫之。匠石運斤成風、聴而斫之、尽堊而鼻不傷、郢人立不失容。宋元君聞之、召匠石曰『嘗試為寡人為之』。匠石曰『臣則嘗能斫之。雖然、臣之質死久矣』。自夫子之死也、吾無以為質矣。吾無与言之矣。」 C:24:07:管仲有病 管仲有病。桓公問之曰「仲父之病病矣、可不諱、雲。至於大病、則寡人悪乎属国而可。」管仲曰「公誰欲与。」公曰「鮑叔牙。」曰「不可。其為人潔廉、善士也。其於不己若者、不比之。又一聞人之過、終身不忘。使之治国、上且鉤乎君、下且逆乎民。其得罪於君也、将弗久矣。」 公曰「然則孰可。」対曰「勿已、則隰朋可。其為人也、上忘而下畔、愧不若黄帝、而哀不若己者。以徳分人謂之聖、以財分人謂之賢。以賢臨人、未有人者也。以賢下人、未有不得人者也。其於国、有不聞也。其於家、有不見也。勿已、則隰朋可。」 C:24:08:呉王浮於江 呉王浮於江、登乎狙之山。衆狙見之、恂然棄之而走、逃於深蓁。有一狙焉、委蛇攫掻、見巧於王。王射之、敏給搏捷矢。王命相者趨射之、狙既死。王顧謂其友顔不疑曰「之狙也、伐其巧、恃其便、以敖予、以至此殛也。戒之哉。嗟乎、無以汝色驕人哉。」 顔不疑帰、而師董梧、以助其色、去楽、辞顕。三年、而国人称之。 C:24:09:槁骸死灰 南伯子綦隠幾而坐、仰天而嘘。 顔成子入見曰「夫物之尤也、形固可使若槁骸、心固可使若死灰乎。」 曰「吾嘗居山穴之中矣。当是時也、田禾一睹我、而斉国之衆三賀之。我必有之、彼故知之。我必売之、彼故鬻之。若我而不有之、彼悪得而知之。若我而不売之、彼悪得而鬻之。嗟乎。我悲人之自喪者、吾又悲夫悲人者、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、其後而日遠矣。」 C:24:10:不言之言 仲尼之楚、楚王觴之、孫叔敖執爵而立、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「古之人乎、於此言已。」曰「丘也聞不言之言矣、未之嘗言、於此乎言之。市南宜僚弄丸、而両家之難解、孫叔敖甘寝、秉羽、而郢人投兵。丘願有喙三尺。」 彼之謂不道之道、此之謂不言之弁。故徳總乎道之所一、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、至矣。道之所一者、徳不能同也。知之所不能知者、弁不能挙也。名若儒墨而凶矣。 故海不辞東流、大之至也。聖人并包天地、沢及天下、而不知其誰氏。是故生無爵、死無謚、実不聚、名不立、此之謂大人。狗不以善吠為良、人不以善言為賢。而況為大乎。夫為大不足以為大、而況為徳乎。夫大備矣、莫若天地。然奚求焉。而大備矣。知大備者、無求、無失、無棄、不以物易己也。反己而不窮、循古而不摩、大人之誠。 C:24:11:吾子孰為祥 子綦有八子。陳諸前、召九方歅曰「為我相、吾子孰為祥。」九方歅曰「梱也為祥。」 子綦瞿然喜曰「奚若。」曰「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終其身。」 子綦索然出涕曰「吾子何為以至於是極也。」九方皋曰「夫与国君同食、沢及三族、而況父母乎。今夫子聞之而泣、是御福也。子則祥矣、父則不祥。」 子綦曰「歅、汝何足以識之。而梱祥邪、尽於酒肉、入於鼻口矣、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。吾未嘗為牧而、而牂生於奧。未嘗好田、而鶉生於宎。若勿怪、何邪。吾所与吾子游者、游於天地。吾与之邀楽於天、吾与之邀食於地。吾不与之為事、不与之為謀、不与之為怪。吾与之乗天地之誠、而不以物与之相攖。吾与之一委蛇、而不与之為事所宜。今也、然有世俗之償焉。凡有怪徴者、必有怪行。殆乎。非我与吾子之罪、幾天与之也。吾是以泣也。」 無幾何、而使梱之於燕、盗得之於道。全而鬻之則難、不若刖之則易、於是刖之、而鬻於斉。適当渠公之街、然身食肉而終。 C:24:12:噛缺遇許由 噛缺遇許由曰「子将奚之。」曰「将逃堯。」曰「奚謂邪。」 曰「夫堯、畜畜然仁、吾恐其為天下笑。後世其人与人相食与。夫民、不難聚也。愛之則親、利之則至、誉之則勧、致其所悪則散。愛利、出乎仁義。捐仁義者寡、利仁義者衆。夫仁義之行、唯且無誠、且仮夫禽貪者器、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、譬之一覕也。夫堯、知賢人之利天下也、而不知其賊天下也。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。」 C:24:13:真人 有暖姝者、有濡需者、有巻婁者。 所謂暖姝者、学一先生之言、則暖暖姝姝、而私自説也。自以為足矣、而不知未始有物也。是以謂暖姝者也。濡需者、豕虱是也。択疏鬣、自以為広宮大囿、奎蹄曲隈、乳間、股脚、自以為安室利処、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、布草、操煙火、而己与豕倶焦也。此以域進、此以域退、此其所謂濡需者也。 巻婁者舜也。羊肉不慕蟻、蟻慕羊肉、羊肉羶也。舜有羶行、百姓悦之。故三徙成都、至鄧之虚、而十有万家。堯聞舜之賢、挙之童土之地、曰、冀得其来之沢。舜挙乎童土之地、年歯長矣、聡明衰矣、而不得休帰。所謂巻婁者也。是以神人悪衆至。衆至則不比、不比則不利也。故無所甚親、無所甚疏、抱徳煬和、以順天下。此謂真人。於蟻棄知、於魚得計、於羊棄意。以目視目、以耳聴耳、以心復心。若然者、其平也縄、其変也循。 C:24:14:古之真人 古之真人、以天待人、不以人入天。古之真人、得之也生、失之也死。得之也死、失之也生。薬也、其実菫也、桔梗也、鶏也、豕零也。是時為帝者也、何可勝言。句践也以甲楯三千棲於会稽、唯種也能知亡之所以存、唯種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。故曰「鴟目有所適、鶴脛有所節、解之也悲。」 故曰「風之過河也有損焉、日之過河也有損焉。請只風与日相与守河、而河以為未始其攖也、恃源而往者也。」故水之守土也審、影之守人也審、物之守物也審。故目之於明也殆、耳之於聡也殆、心之於殉也殆。凡能其於府也殆。殆之成也不給改、禍之長也茲萃。其反也縁功、其果也待久。而人以為己宝、不亦悲乎。故亡国戮民無已、不知問是也。 故足之於地也踐、雖踐、恃其所不蹍、而後善博也。人之於知也少、雖少、恃其所不知、而後知天之所謂也。知大一、知大目、知大陰、知大均、知大方、知大信、知大定、至矣。大一通之、大陰解之、大目視之、大均縁之、大方体之、大信稽之、大定持之。 尽有天、循有照、冥有枢、始有彼、則其解之也、似不解之者、其知之也、似不知之也。不知而後知之。其問之也、不可以有崖、而不可以無崖。頡滑有実、古今不代、而不可以虧。則可不謂有大揚搉乎。闔不亦問是已。奚惑然為。以不惑解惑、復於不惑、是尚大不惑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5:雑篇 則陽第二十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5:01:彭陽・王果 則陽游於楚、夷節言之於王、王未之見。夷節帰。 彭陽見於王果曰「夫子何不譚我於王。」王果曰「我不若公閲休。」 彭陽曰「公閲休何為者邪。」曰「冬則擉鼈於江、夏則休乎山樊。有過而問者、曰『此吾宅也』。夫夷節不能、而況我乎。吾又不若夷節。夫夷節之為人也、無徳而有知、不自許、以之神其交、固顛冥乎富貴之地。非相助以徳、相助以消。夫凍者仮衣於春、暍者反冬乎冷風。夫楚王之為人也、形尊而厳、其于罪也、無赦、如虎。非夫佞人正徳、其孰能撓焉。故聖人、其窮也、使家人忘其貧、其達也、使王公忘爵祿而化卑。其於物也、与之為娯矣。其於人也、楽物之道、而保己焉。故或不言、而飲人以和。与人并立、而使人化、父子之宜。彼其乎帰居、而一閑其所施、其於人心者、若是其遠也。故曰待公閲休。」 C:25:02:聖人達綢繆 聖人達綢繆、周尽一体矣。而不知其所以然性也。復命搖作、而以天為師、人則従而命之也。憂乎知、而与之鑑。不告、則不知其美於人也。若知之、若不知之。若聞之、若不聞之、其可喜也終無已、人之好之、亦無已。性也。聖人之愛人也、人与之名。不告、則不知其愛人也。若知之、若不知之。若聞之、若不聞之。其愛人也終無已。人之安之亦無已。性也。 旧国旧都、望之暢然。雖使丘陵、草木之緡、入之者十九、猶之暢然、況見見聞聞者也。以十仞之台縣衆間者也。冉相氏得其環中、以随成興物、無終無始、無幾無時。日与物化者、一不化者也。闔嘗舎之。夫師天而不得師天、与物皆殉、其以為事也若之何。 夫聖人未始有天、未始有人、未始有始、未始有物。与世偕行而不替、所行之備而不洫、其合之也、若之何。湯得其司御、門尹登恒為之傅之。従師而不囿、得其随成。為之司其名。之名、嬴法、得其両見。仲尼之尽慮、為之傅之。容成氏曰「除日無歳、無内無外。」 C:25:03:蝸角上争 魏瑩与田侯約田侯牟之。魏瑩怒、将使人刺之。犀首公孫衍聞而恥之。曰「君為万乗之君也、而以匹夫従讎。衍請受甲二十万、為君攻之、虜其人民、系其牛馬、使其君内熱発於背。然後拔其国。忌也出走、然後抶其背、折其脊。」季子聞而恥之曰「筑十仞之城、城者既十仞矣、則又壊之、此胥靡之所苦也。今兵不起七年矣、此王之基也。衍乱人、不可聴也。」華子聞而醜之曰「善言伐斉者乱人也。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。謂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、又乱人也。」君曰「然則若何。」曰「君求其道而已矣。」 恵子聞之、而見戴晋人。戴晋人曰「有所謂蝸者、君知之乎。」曰「然。」「有国於蝸之左角者曰触氏、有国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、時相与争地而戦、伏尸数万、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。」君曰「噫。其虚言与。」曰「臣請為君実之。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。」君曰「無窮。」曰「知游心於無窮、而反在通達之国、若存若亡乎。」君曰「然。」曰「通達之中有魏、於魏中有梁、於梁中有王。王与蠻氏、有弁乎。」君曰「無弁。」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。客出、恵子見。君曰「客、大人也、聖人不足以当之。」恵子曰「夫吹管也、猶有嗃也。吹剣首者、吷而已矣。堯舜、人之所誉也。道堯舜於戴晋人之前、譬猶一吷也。」 C:25:04:市南宜僚 孔子之楚、舎於蟻丘之漿。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。 子路曰「是稯稯何為者邪。」 仲尼曰「是聖人仆也。是自埋於民、自蔵於畔。其声銷、其志無窮。其口雖言、其心未嘗言。方且与世違、而心不屑与之倶。是陸沈者也。是其市南宜僚邪。」 子路請往召之。 孔子曰「已矣。彼知丘之著於己也、知丘之適楚也、以丘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。彼且以丘為佞人也。夫若然者、其於佞人也、羞聞其言、而況親見其身乎。而何以為存。」 子路往視之、其室虚矣。 C:25:05:長梧封人 長梧封人問子牢曰「君為政焉勿鹵莽、治民焉勿滅裂。昔予為禾、耕而鹵莽之、則其実亦鹵莽而報予。芸而滅裂之、其実亦滅裂而報予。予来年変斉、深其耕而熟耰之、其禾繁以滋、予終年厭飱。」 荘子聞之曰「今人之治其形、理其心、多有似封人之所謂。遁其天、離其性、滅其情、亡其神、以衆為。故鹵莽其性者、欲悪之孽為性萑葦蒹葭、始萌以扶吾形、尋擢吾性。并潰漏発、不択所出、漂疽疥癰、内熱溲膏是也。」 C:25:06:柏矩 柏矩学於老聃。曰「請之天下遊。」老聃曰「已矣。天下猶是也。」 又請之。老聃曰「汝将何始。」曰「始於斉。」 至斉、見辜人焉。推而強之、解朝服而幕之、号天而哭之。 曰「子乎、子乎、天下有大災。子独先離之。」 曰「莫為盗、莫為殺人。栄辱立、然後覩所病、貨財聚、然後覩所争。今立人之所病、聚人之所争、窮困人之身、使無休時、欲無至此、得乎。古之君人者、以得為在民、以失為在己。以正為在民、以枉為在己。故一形有失其形者、退而自責。今則不然。匿為物、而愚不識。大為難、而罪不敢。重為任、而罰不勝。遠其塗、而誅不至。民知力竭、則以偽継之。日出多偽、士民安取不偽。夫力不足則偽、知不足則欺、財不足則盗。盗窃之行、於誰責而可乎。」 C:25:07:大疑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。未嘗不始於是之、而卒詘之以非也。 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。万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、有乎出而莫見其門。人皆尊其知之所知、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、可不謂大疑乎。已乎已乎。且無所逃此所謂然与然乎。 C:25:08:衛霊公 仲尼問於太史大弢、伯常騫、狶韋曰「夫衛霊公飲酒湛楽、不聴国家之政。田猟畢弋、不応諸侯之際。其所以為霊公者何邪。」 大弢曰「是因是也。」 伯常騫曰「夫霊公有妻三人、同濫而浴。史鰌奉御而進所、搏幣而扶翼。其慢若彼之甚也、見賢人若此其肅也、是其所以為霊公也。」 狶韋曰「夫霊公也死、卜葬於故墓、不吉。卜葬於沙丘、而吉。掘之数仞、得石槨焉。洗而視之、有銘焉。曰『不馮其子、霊公奪而埋之』。夫霊公之為霊也久矣。之二人何足以識之。」 C:25:09:丘里之言 少知問於大公調曰「何謂丘里之言。」 大公調曰「丘里者、合十姓百名而以為風俗也。合異以為同、散同以為異。今指馬之百体而不得馬。而係馬於前者、立其百体而謂之馬也。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、江河合水以而為大。大人合併而為公。是以自外入者、有主而不執。由中出者、有正而不距。 四時殊気、天不賜、故歳成。五官殊職、君不私、故国治。文武大人不賜、故徳備。万物殊理、道不私、故無名。無名故無為、無為而無不為。時有終始、世有変化。禍福淳淳至、有所払者而有所宜。自殉殊面、有所正者有所差。比於大沢、百材皆度、観於大山、木石同壇。此之謂丘里之言。」 少知曰「然則謂之道足乎。」 大公調曰「不然。今計物之数、不止於万物、而期曰万物者、以数之多者号而読之也。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。陰陽者気之大者也。道者為之公。因其大以号而読之則可也。已有之矣、乃将得比哉。則若以斯弁、譬猶狗馬、其不及遠矣。」 少知曰「四方之内、六合之裏、万物之所生、悪起。」 大公調曰「陰陽相照、相蓋、相治。四時相代、相生、相殺。欲悪去就、於是橋起、雌雄片合、於是庸有。安危相易、禍福相生、緩急相摩、聚散以成。此名実之可紀、精之可志也。随序之相理、橋運之相使、窮則反、終則始。此物之所有。言之所尽、知之所至、極物而已。覩道之人、不随其所廃、不原其所起、此議之所止。」 少知曰「季真之莫為、接子之或使、二家之議、孰正於其情。孰徧於其理。」 大公調曰「鶏鳴犬吠、是人之所知、雖有大知、不能以言其所自化、又不能以意其所将為。斯而析之、精至於無倫、大至於不可囲。或之使、莫之為、未免於物、而終以為過。或使則実、莫為則虚。有名有実、是物之居。無名無実、在物之虚。可言可意、言而愈疏。未生不可忌、已死不可徂。死生非遠也、理不可覩。或之使、莫之為、疑之所仮。 吾観之本、其往無窮、吾求之末、其来無止。無窮無止、言之無也、与物同理。或使莫為、言之本也、与物終始。道不可有、有不可無。道之為名、所仮而行。或使莫為、在物一曲、夫胡為於大方。言而足、則終日言而尽道。言而不足、則終日言而尽物。道物之極、言黙不足以載。非言非黙、議其有極。」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6:外篇 外物第二十六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6:01:外物不可必 外物不可必。故龍逢誅、比干戮、箕子狂、悪来死、桀紂亡。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、而忠未必信。故伍員流於江、萇弘死於蜀、蔵其血三年而化為碧。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、而孝未必愛、故孝己憂而曾参悲。 木与木相摩則然、金与火相守則流。陰陽錯行、則天地大絯、於是乎有雷有霆、水中有火、乃焚大槐。有甚憂両陥而無所逃。螴蜳不得成、心若懸於天地之間。慰愍沈屯、則利害相摩、生火甚多、衆人焚和。月固不勝火、於是乎有僓然而道尽。 C:26:02:轍鮒急 荘周家貧、故往貸粟於監河侯。 監河侯曰「諾。我将得邑金、将貸子三百金、可乎。」 荘周忿然作色曰「周昨来、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、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『鮒魚、来。子何為者邪』。対曰『我、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』。周曰『諾。我且南游呉越之土、激西江之水而迎子、可乎』。鮒魚忿然作色曰『吾失我常与、我無所処。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、君乃言此、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』。」 任公子為巨鉤緇、五十犗以為餌、蹲乎会稽、投竿東海、旦旦而釣、期年不得魚。已而、大魚食之、牽巨鉤。陥没而下。騖揚而奮鰭。白波若山、海水震蕩、声侔鬼神、憚赫千里。任公子得若魚、離而臘之。自制河以東、蒼梧以北、莫不厭若魚者。已而後世、輇才諷説之徒、皆驚而相告也。夫掲竿累、趣灌涜、守鯢鮒、其於得大魚、難矣。飾小説以干縣令、其於大達亦遠矣。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、其不可与経於世、亦遠矣。 C:26:03:儒以詩礼発冢 儒以詩礼発冢。大儒臚伝曰「東方作矣、事之何若。」小儒曰「未解裙襦、口中有珠。詩固有之。曰『青青之麦、生於陵陂、生不布施、死何含珠』。為接其鬢、圧其顪、而以金椎控其頤、徐別其頬、無傷口中珠。」 C:26:04:老莱子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。遇仲尼、反以告曰「有人於彼、修上而趨下、末僂而後耳、視若営四海。不知其誰氏之子。」老莱子曰「是丘也。召而来。」 仲尼至。曰「丘。去汝躬矜与汝容知、斯為君子矣。」 仲尼揖而退、蹙然改容而問曰「業可得進乎。」 老莱子曰「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万世之患、抑固窶邪。亡其略弗及邪。恵以歓為驁、終身之醜。中民之行進焉耳。相引以名、相結以隠。与其誉堯而非桀、不如両忘而閉其所誉。反、無非傷也。動、無非邪也。聖人躊躇以興事、以毎成功。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。」 C:26:05:神亀 宋元君夜半而夢。人被髪闚阿門、曰「予自宰路之淵、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、漁者余且得予。」元君覚、使人占之。曰「此神亀也。」君曰「漁者有余且乎。」左右曰「有。」君曰「令余且会朝。」明日余且朝。君曰「漁何得。」対曰「且之網得白亀焉。其円五尺。」君曰「献若之亀。」亀至。君再欲殺之、再欲活之。心疑卜之。曰「殺亀以卜吉。」乃刳亀。七十二鑚、而無遺策。 仲尼曰「神亀能見夢於元君、而不能避余且之網。知能七十二鑚而無遺策、不能避刳腸之患。如是、則知有所困、神有所不及也。雖有至知、万人謀之。魚不畏網而畏鵜鶘。去小知而大知明、去善而自善矣。嬰児生無石師而能言、与能言者処也。」 C:26:06:無用之用 恵子謂荘子曰「子言無用。」荘子曰「知無用、而始可与言用矣。夫地非不広且大也。人之所用容足耳。然則側足而墊之致黄泉、人尚有用乎。」恵子曰「無用。」荘子曰「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。」 C:26:07:心天遊 荘子曰「人有能遊、且得不遊乎。人而不能遊、且得遊乎。夫流遁之志、決絶之行、噫、其非至知厚徳之任与。覆墜而不反、火馳而不顧、雖相与為君臣、時也、易世而無以相賤。故曰『至人不留行焉』。夫尊古而卑今、学者之流也。且以狶韋氏之流、観今之世、夫孰能不波。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、順人而不失己。彼教不学、承意不彼。 目徹為明、耳徹為聡、鼻徹為顫、口徹為甘、心徹為知、知徹為徳。凡道不欲壅。壅則哽、哽而不止則跈、跈則衆害生。物之有知者恃息。其不殷非天之罪。天之穿之、日夜無降。人則顧塞其竇。胞有重閬、心有天遊。室無空虚、則婦姑勃渓。心無天遊、則六鑿相攘。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、亦神者不勝。 徳溢乎名、名溢乎暴、謀稽乎誸、知出乎争、柴生乎守。事果乎衆宜。春雨日時、草木怒生。銚辱於是乎始修、草木之到植者過半、而不知其所以然。静然可以補病、眥騖可以休老、寧可以止遽。雖然、若是、労者之務也、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。聖人之所以駴天下、神人未嘗過而問焉。賢人所以駴世、聖人未嘗過而問焉。君子所以駴国、賢人未嘗過而問焉。小人所以合時、君子未嘗過而問焉。 演門有親死者。以善毀、爵為官師。其党人毀而死者半。堯与許由天下、許由逃之。湯与務光、務光怒之。紀他聞之、帥弟子而踆於窾水、諸侯弔之三年、申徒狄因以踣河。筌者、所以在魚、得魚而忘筌。蹄者、所以在兔、得兔而忘蹄。言者、所以在意、得意而忘言。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。」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7:雑篇 寓言第二十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7:01:天均者天倪也 寓言十九、重言十七、卮言日出、和以天倪。寓言十九、藉外論之。親父不為其子媒。親父誉之、不若非其父者也。非吾罪也、人之罪也。与己同則応、不与己同則反。同於己為是之、異於己為非之。重言十七、所以已言也、是為耆艾。年先矣、而無経緯本末以期年耆者、是非先也。人而無以先人、無人道也。人而無人道、是之謂陳人。卮言日出、和以天倪、因以曼衍、所以窮年。不言則斉、斉与言不斉、言与斉不斉也、故曰無言。 言無言、終身言、未嘗不言。終身不言、未嘗不言。有自也而可、有自也而不可。有自也而然、有自也而不然。悪乎然。然於然。悪乎不然。不然於不然。悪乎可。可於可。悪乎不可。不可於不可。物固有所然、物固有所可、無物不然、無物不可。非卮言日出、和以天倪、孰得其久。万物皆種也、以不同形相禅、始卒若環、莫得其倫、是謂天均。天均者天倪也。 C:27:02:荘子謂恵子 荘子謂恵子曰「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、始時所是、卒而非之。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。」 恵子曰「孔子勤志服知也。」 荘子曰「孔子謝之矣、而其未之嘗言。孔子云『夫受才乎大本、復霊以生、鳴而当律、言而当法』。利義陳乎前、而好悪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、而不敢蘁立、定天下之定。已乎已乎、吾且不得及彼乎。」 C:27:03:曾子再仕 曾子再仕、而心再化。曰「吾及親仕、三釜而心楽。後仕、三千鍾而不洎、吾心悲。」 弟子問於仲尼曰「若参者、可謂無所懸其罪乎。」曰「既已懸矣。夫無所縣者、可以有哀乎。彼視三釜三千鍾、如観雀蚊虻相過乎前也。」 C:27:04:顔成子 顔成子遊謂東郭子綦曰「自吾聞子之言、一年而野、二年而従、三年而通、四年而物、五年而来、六年而鬼入、七年而天成、八年而不知死、不知生、九年而大妙。生有為、死也勧公。以其死、陰也、有自也。而生、陽也、無自也。而果然乎。悪乎其所適。悪乎其所不適。天有歴数、地有人據、吾悪乎求之。莫知其所終、若之何其無命也。莫知其所始、若之何其有命也。有以相応也、若之何其無鬼邪。無以相応也、若之何其有鬼邪。」 C:27:05:衆罔両問於景 衆罔両問於景曰「若向也俯、而今也仰、向也括、而今也被髪、向也坐、而今也起。向也行、而今也止何也。」 景曰「叟叟也、奚稍問也。予有而不知其所以。予蜩甲也、蛇蛻也、似之而非也。火与日吾屯也。陰与夜吾代也。彼吾所以有待邪。而況乎以無有待者乎。彼来則我与之来、彼往則我与之往、彼強陽則我与之強陽。強陽者、又何以有問乎。」 C:27:06:陽子居 陽子居南之沛。老聃西游於秦。邀於郊、至於梁而遇老子。 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「始以汝為可教、今不可也。」 陽子居不答。至舎、進盥漱巾櫛、脱屨戸外、膝行而前曰「向者弟子欲請夫子、夫子行不閑、是以不敢。今閑矣、請問其過。」 老子曰「而睢睢盱盱、而誰与居。大白若辱、盛徳若不足。」 陽子居蹴然変容、曰「敬聞命矣。」 其往也、舎者迎将、其家公執席、妻執巾櫛、舎者避席、煬者避竈。其反也、舎者与之争席矣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8:雑篇 譲王第二十八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8:01:舜譲天下 堯以天下譲許由、許由不受。又譲於子州支父。子州支父曰「以我為天子、猶之可也。雖然、我適有幽憂之病、方且治之、未暇治天下也。」夫天下、至重也、而不以害其生、又況他物乎。唯無以天下為者、可以托天下也。 舜譲天下於子州支伯。子州支伯曰「予適有幽憂之病、方且治之、未暇治天下也。」故天下、大器也、而不以易性。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。 舜以天下譲善巻。善巻曰「余立於宇宙之中、冬日衣皮毛、夏日衣葛絺。春耕種、形足以労動。秋収斂、身足以休食。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、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。吾何以天下為哉。悲夫。子之不知余也。」遂不受。於是去而入深山、莫知其処。 舜以天下譲其友石戸之農。石戸之農曰「捲捲乎後之為人、葆力之士也。」 以舜之徳為未至也、於是夫負妻戴、攜子、以入於海、終身不反也。 C:28:02:大王亶父 大王亶父居邠。狄人攻之。事之以皮帛而不受、事之以犬馬而不受、事之以珠玉而不受、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。 大王亶父曰「与人之兄居而殺其弟、与人之父居而殺其子、吾不忍也。子皆勉居矣。為吾臣与為狄人臣、奚以異。且吾聞之『不以所用養害所養』。」 因杖筴而去之。民相連而従之、遂成国於岐山之下。夫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。能尊生者、雖貴富不以養傷身、雖貧賤不以利累形。今世之人、居高官尊爵者、皆重失之、見利軽亡其身。豈不惑哉。 C:28:03:王子捜 越人三世弑其君。王子捜患之、逃乎丹穴、而越国無君。求王子捜不得、従之丹穴。 王子捜不肯出。越人薫之以艾、乗以玉輿。 王子捜援綏登車、仰天而呼曰「君乎君乎、独不可以舎我乎。」王子捜非悪為君也。悪為君之患也。若王子捜者、可謂不以国傷生矣。此固越人之所以欲得為君也。 C:28:04:子華子 韓、魏相与争侵地。子華子見昭僖侯、昭僖侯有憂色。 子華子曰「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。書之言曰『左手攫之則右手廃、右手攫之則左手廃、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』。君能攫之乎。」昭僖侯曰「寡人不攫也。」 子華子曰「甚善。自是観之、両臂重於天下也、身亦重於両臂。韓之軽於天下亦遠矣、今之所争者、其軽於韓又遠。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。」僖侯曰「善哉。教寡人者衆矣、未嘗得聞此言也。」 子華子可謂知軽重矣。 C:28:05:顔闔 魯君聞顔闔得道之人也。使人以幣先焉。顔闔守陋閭、苴布之衣、而自飯牛。魯君之使者至、顔闔自対之。使者曰「此顔闔之家与。」顔闔対曰「此闔之家也。」使者致幣、顔闔対曰「恐聴者謬、而遺使者罪、不若審之。」使者還反、審之。復来求之、則不得已。故若顔闔者、真悪富貴也。 故曰「道之真以治身、其緒余以為国家、其土苴以治天下。」由此観之、帝王之功、聖人之余事也。非所以完身養生也。今世俗之君子、多危身棄生以殉物、豈不悲哉。凡聖人之動作也、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為。今且有人於此、以随侯之珠弾千仞之雀、世必笑之。是何也。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軽也。夫生者、豈特随侯之重哉。 C:28:06:子列子窮 子列子窮、容貌有飢色。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。 曰「列御寇蓋有道之士也。居君之国而窮。君無乃為不好士乎。」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。子列子見使者、再拝而辞。使者去、子列子入。其妻望之而拊心曰「妾聞『為有道者之妻子、皆得佚楽』。今有飢色。君過而遺先生食。先生不受、豈不命邪。」 子列子笑謂之曰「君非自知我也。以人之言而遺我粟。至其罪我也、又且以人之言。此吾所以不受也。」其卒、民果作難而殺子陽。 C:28:07:屠羊説 楚昭王失国、屠羊説走、而従於昭王。昭王反国、将賞従者、及屠羊説。 屠羊説曰「大王失国、説失屠羊。大王反国、説亦反屠羊。臣之爵祿已復矣、又何賞之有。」王曰「強之。」屠羊説曰「大王失国、非臣之罪、故不敢伏其誅。大王反国、非臣之功、故不敢当其賞。」王曰「見之。」屠羊説曰「楚国之法、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、而勇不足以死寇。呉軍入郢、説畏難而避寇、非故随大王也。今大王欲廃法毀約而見説、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。」 王謂司馬子綦曰「屠羊説居処卑賤而陳義甚高、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。」屠羊説曰「夫三旌之位、吾知其貴於屠羊之肆也。万鍾之祿、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。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。説不敢当、願復反吾屠羊之肆。」遂不受也。 C:28:08:原憲 原憲居魯。環堵之室、茨以生草。蓬戸不完、桑以為枢、而甕牖二室、褐以為塞。上漏下湿。匡坐而弦。子貢乗大馬、中紺而表素、軒車不容巷、往見原憲。原憲華冠縰履、杖藜而応門。 子貢曰「嘻。先生何病。」原憲応之曰「憲聞之『無財謂之貧、学而不能行謂之病』。今憲、貧也、非病也。」子貢逡巡而退、有愧色。原憲笑曰「夫希世而行、比周而友。学以為人、教以為己。仁義之慝、輿馬之飾、憲不忍為也。」 C:28:09:曾子 曾子居衛。緼袍無表、顔色腫噲、手足胼胝。三日不挙火、十年不制衣。正冠而纓絶、捉衿而肘見、納屨而踵決。曳縰而歌商頌、声満天地、若出金石。天子不得臣、諸侯不得友。故養志者忘形、養形者忘利、致道者忘心矣。 C:28:10:孔子謂顔回 孔子謂顔回曰「回来。家貧居卑、胡不仕乎。」 顔回対曰「不願仕。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、足以給飦粥。郭内之田十畝、足以為糸麻。鼓琴足以自娯、所学夫子之道者、足以自楽也。回不願仕。」 孔子愀然変容曰「善哉回之意。丘聞之『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。審自得者、失之而不懼。行修於内者、無位而不怍』。丘誦之久矣、今於回而後見之、是丘之得也。」 C:28:11:瞻子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「身在江海之上、心居乎魏闕之下、奈何。」瞻子曰「重生。重生則利軽。」 中山公子牟曰「雖知之、未能自勝也。」瞻子曰「不能自勝、則従之。従之、神無悪乎。不能自勝而強不従者、此之謂重傷。重傷之人、無寿類矣。」 魏牟、万乗之公子也。其隠巌穴也、難為於布衣之士。雖未至乎道、可謂有其意矣。 C:28:12:所楽非窮通也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、七日不火食、藜羹不糝。顔色甚憊、而弦歌於室。 顔回択菜。子路、子貢相与言曰「夫子再逐於魯、削跡於衛、伐樹於宋、窮於商周、囲於陳蔡。殺夫子者無罪、藉夫子者無禁。弦歌鼓琴、未嘗絶音。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。」顔回無以応、入告孔子。孔子推琴喟然而嘆曰「由与賜細人也。召而来、吾語之。」 子路、子貢入。子路曰「如此者、可謂窮矣。」孔子曰「是何言也。君子通於道之謂通、窮於道之謂窮。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乱世之患、其何窮之為。故内省而不窮於道、臨難而不失其徳、天寒既至、霜雪既降、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。陳蔡之隘、於丘其幸乎。」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。 子路扢然執干而舞。子貢曰「吾不知天之高也、地之下也。古之得道者、窮亦楽、通亦楽。所楽非窮通也。道徳於此、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。故許由娯於潁陽、而共伯得乎共首。」 C:28:13:舜譲天下 舜以天下譲其友北人無択、北人無択曰「異哉后之為人也、居於畎畝之中而游堯之門。不若是而已、又欲以其辱行漫我。吾羞見之。」因自投清冷之淵。 湯将伐桀。因卞随而謀。卞随曰「非吾事也。」湯曰「孰可。」曰「吾不知也。」湯又因瞀光而謀、瞀光曰「非吾事也。」湯曰「孰可。」曰「吾不知也。」湯曰「伊尹何如。」曰「強力、忍垢、吾不知其他也。」 湯遂与伊尹謀伐桀、剋之。以譲卞随。卞随辞曰「後之伐桀也謀乎我、必以我為賊也。勝桀而譲我、必以我為貪也。吾生乎乱世、而無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、吾不忍数聞也。」乃自投稠水而死。 湯又譲瞀光曰「知者謀之、武者遂之、仁者居之、古之道也。吾子胡不立乎。」瞀光辞曰「廃上、非義也。殺民、非仁也。人犯其難、我享其利、非廉也。吾聞之『非其義者、不受其祿。無道之世、不踐其土』。況尊我乎。吾不忍久見也。」乃負石而自沈於廬水。 C:28:14:伯夷・叔斉 昔周之興、有士二人、処於孤竹。曰伯夷、叔斉。二人相謂曰「吾聞西方有人、似有道者、試往観焉。」至於岐陽。武王聞之、使叔旦往見之、与盟曰「加富二等、就官一列。」血牲而埋之。 二人相視而笑曰「嘻。異哉。此非吾所謂道也。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、時祀尽敬、而不祈喜。其於人也、忠信尽治、而無求焉。楽与政為政、楽与治為治、不以人之壊自成也。不以人之卑自高也。不以遭時自利也。今周見殷之乱而遽為政、上謀而下行貨、阻兵而保威、割牲而盟以為信、揚行以説衆、殺伐以要利、是推乱以易暴也。吾聞古之士、遭治世、不避其任。遇乱世、不為苟存。今天下暗、殷徳衰、其并乎周以塗吾身也、不如避之、以潔吾行。」 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、遂餓而死焉。若伯夷、叔斉者、其於富貴也、苟可得已、則必不頼。高節戻行、独楽其志、不事於世、此二士之節也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29:雑篇 盗跖第二十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29:01:孔子往見盗跖 孔子与柳下季為友。柳下季之弟、名曰盗跖。盗跖従卒九千人、横行天下、侵暴諸侯、穴室枢戸、駆人牛馬、取人婦女、貪得忘親、不顧父母兄弟、不祭先祖。所過之邑、大国守城、小国入保。万民苦之。 孔子謂柳下季曰「夫為人父者、必能詔其子、為人兄者、必能教其弟。若父不能詔其子、兄不能教其弟、則無貴父子兄弟之親矣。今先生、世之才士也。弟為盗跖。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。丘窃為先生羞之。丘請、為先生往説之。」 柳下季曰「先生言、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、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。若子不聴父之詔、弟不受兄之教、雖今先生之弁、将奈之何哉。且跖之為人也、心如涌泉、意如飄風。強足以距敵、弁足以飾非。順其心則喜、逆其心則怒、易辱人以言。先生必無往。」 孔子不聴、顔回為馭、子貢為右、往見盗跖。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陽、膾人肝而餔之。 孔子下車而前、見謁者曰「魯人孔丘、聞将軍高義、敬再拝謁者。」謁者入通。 盗跖聞之大怒、目如明星、髪上指冠曰「此夫魯国之巧偽人孔丘非邪。為我告之。『爾作言造語、妄称文武、冠枝木之冠、帯死牛之脅、多辞繆説、不耕而食、不織而衣、揺唇鼓舌、擅生是非、以迷天下之主、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、妄作孝弟、而儌倖於封侯富貴者也。子之罪大極重、疾走帰。不然、我将以子肝益晝餔之膳』。」 孔子復通曰「丘得幸於季、願望履幕下。」謁者復通、盗跖曰「使来前。」孔子趨而進、避席反走、再拝盗跖。盗跖大怒、両展其足、案剣瞋目、声如乳虎。曰「丘来前。若所言、順吾意則生、逆吾心則死。」 孔子曰「丘聞之『凡天下有三徳。生而長大、美好無双、少長貴賤見而皆説之、此上徳也。知維天地、能弁諸物、此中徳也。勇悍果敢、聚衆率兵、此下徳也』。凡人有此一徳者、足以南面称孤矣。今将軍兼此三者。身長八尺二寸、面目有光、唇如激丹、歯如斉貝、音中黄鍾。而名曰盗跖。丘窃為将軍恥不取焉。将軍有意聴臣、臣請南使呉越、北使斉魯、東使宋衛、西使晋楚、使為将軍造大城数百里、立数十万戸之邑、尊将軍為諸侯。与天下更始、罷兵休卒、収養昆弟、共祭先祖、此聖人才士之行、而天下之願也。」 C:29:01:2:盗跖大怒 盗跖大怒曰「丘来前。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、皆愚陋恒民之謂耳。今長大美好、人見而悦之者、此吾父母之遺徳也。丘雖不吾誉、吾独不自知邪。且吾聞之『好面誉人者、亦好背而毀之』。今丘告我以大城衆民、是欲規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。安可久長也。城之大者、莫大乎天下矣。堯舜有天下、子孫無置錐之地。湯武立為天子、而後世絶滅。非以其利大故邪。且吾聞之、古者禽獣多而人少。於是民皆巣居以避之、昼拾橡栗、暮棲木上。故命之曰有巣氏之民。古者民不知衣服、夏多積薪、冬則煬之、故命之曰知生之民。神農之世、臥則居居、起則于于、民知其母、不知其父、与麋鹿共処、耕而食、織而衣、無有相害之心、此至徳之隆也。 然而黄帝不能致徳、与蚩尤戦於涿鹿之野、流血百里。堯舜作、立群臣。湯放其主、武王殺紂。自是之後、以強陵弱、以衆暴寡。湯武以来、皆乱人之徒也。今子修文武之道、掌天下之弁、以教後世、縫衣浅帯、矯言偽行、以迷惑天下之主、而欲求富貴焉。盗莫大於子。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盗丘、而乃謂我為盗跖。子以甘辞説子路而使従之、使子路去其危冠、解其長剣、而受教於子。天下皆曰『孔丘能止暴禁非』。其卒之也、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、身菹於衛東門之上、是子教之不至也。 子自謂才士聖人邪。則再逐於魯、削跡於衛、窮於斉、囲於陳蔡、不容身於天下。 子教子路菹此患、上無以為身、下無以為人、子之道豈足貴邪。 世之所高、莫若黄帝、黄帝尚不能全徳、而戦涿鹿之野、流血百里。堯不慈、舜不孝、禹偏枯、湯放其主、武王伐紂、文王拘羑里。此六子者、世之所高也。孰論之、皆以利惑其真而強反其情性、其行乃甚可羞也。 世之所謂賢士、伯夷叔斉辞孤竹之君、而餓死於首陽之山、骨肉不葬。鮑焦飾行非世、抱木而死。申徒狄諫而不聴、負石自投於河、為魚鼈所食。介子推至忠也、自割其股以食文公。文公後背之、子推怒而去、抱木而燔死。尾生与女子期於梁下、女子不来、水至不去、抱梁柱而死。此四者、無異於磔犬流豕、操瓢而乞者。皆離名軽死、不念本養寿命者也。 世之所謂忠臣者、莫若王子比干、伍子胥。子胥沈江、比干剖心。此二子者、世謂忠臣也。然卒為天下笑。自上観之、至于子胥、比干、皆不足貴也。丘之所以説我者、若告我以鬼事、則我不能知也。若告我以人事者、不過此矣。皆吾所聞知也。 今吾告子以人之情。目欲視色、耳欲聴声、口欲察味、志気欲盈。人上寿百歳、中寿八十、下寿六十、除病痩死喪憂患、其中開口而笑者、一月之中、不過四五日而已矣。天与地無窮、人死者有時。操有時之具、而托於無窮之間。忽然無異騏驥之馳過隙也。不能説其志意、養其寿命者、皆非通道者也。丘之所言、皆吾之所棄也。亟去走帰、無復言之。子之道、狂狂汲汲詐巧虚偽事也。非可以全真也。奚足論哉。」 孔子再拝趨走出門。上車執轡三失、目芒然無見、色若死灰。拠軾低頭、不能出気。帰到魯東門外、適遇柳下季。柳下季曰「今者闕然数日不見、車馬有行色、得微往見跖邪。」孔子仰天而嘆曰「然。」柳下季曰「跖得無逆汝意若前乎。」孔子曰「然。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。疾走料虎頭、編虎須、幾不免虎口哉。」 C:29:02:子張問於満苟得 子張問於満苟得曰「盍不為行。無行則不信、不信則不任、不任則不利。故観之名、計之利、而義真是也。若棄名利、反之於心、則夫士之為行、不可一日不為乎。」 満苟得曰「無恥者富、多信者顕。夫名利之大者、幾在無恥而信。故観之名、計之利、而信真是也。若棄名利、反之於心、則夫士之為行、抱其天乎。」 子張曰「昔者桀紂貴為天子、富有天下、今謂臧聚曰汝行如桀紂、則有怍色、有不服之心者、小人所賤也。仲尼墨翟、窮為匹夫。今謂宰相曰『子行如仲尼墨翟』、則変容易色称不足者、士誠貴也。故勢為天子、未必貴也。窮為匹夫、未必賤也。貴賤之分、在行之美悪。」 満苟得曰「小盗者拘、大盗者為諸侯。諸侯之門義士存焉。昔者桓公小白殺兄入嫂、而管仲為臣。田成子常殺君窃国、而孔子受幣。論則賤之、行則下之。則是言行之情、悖戦於胸中也。不亦払乎。故書曰『孰悪孰美。成者為首、不成者為尾』。」 子張曰「子不為行、即将疏戚無倫、貴賤無義、長幼無序。五紀六位、将何以為別乎。」 満苟得曰「堯殺長子、舜流母弟、疏戚有倫乎。湯放桀、武王殺紂、貴賤有義乎。王季為適、周公殺兄、長幼有序乎。儒者偽辞、墨者兼愛、五紀六位将有別乎。且子正為名、我正為利、名利之実、不順於理、不監於道。吾日与子訟於無約曰『小人殉財、君子殉名。其所以変其情、易其性、則異矣。乃至於棄其所為而殉其所不為、則一也』。故曰『無為小人、反殉而天。無為君子、従天之理。若枉若直、相而天極、面観四方、与時消息。若是若非、執而円機、独成而意、与道徘徊。無転而行、無成而義、将失而所為。無赴而富、無殉而成、将棄而天。比干剖心、子胥抉眼、忠之禍也。直躬証父、尾生溺死、信之患也。鮑子立乾、申子不自理、廉之害也。孔子不見母、匡子不見父、義之失也。此上世之所伝、下世之所語、以為士者、正其言、必其行、故服其殃、離其患也』。」 C:29:03:無足問於知和 無足問於知和曰「人卒未有不興名就利者。彼富則人帰之、帰則下之、下則貴之。夫見下貴者、所以長生、安体、楽意之道也。今子独無意焉、知不足邪、意知而力不能行邪、故推正不忘邪。」 知和曰「今夫此人、以為与己同時而生、同郷而処者。以為夫絶俗過世之士焉。是専無主正、所以覧古今之時、是非之分也。与俗化世、去至重、棄至尊、以為其所為也。此其所以論長生、安体、楽意之道、不亦遠乎。惨怛之疾、恬愉之安、不監於体、怵惕之恐、欣歓之喜、不監於心。知為為而不知所以為。是以貴為天子、富有天下、而不免於患也。」 無足曰「夫富之於人、無所不利。窮美究勢、至人之所不得逮、賢人之所不能及。侠人之勇力、而以為威強。秉人之知謀、以為明察、因人之徳以為賢良、非享国而厳若君父。且夫声色、滋味、権勢之於人、心不待学而楽之、体不待象而安之。夫欲悪避就、固不待師、此人之性也。天下雖非我、孰能辞之。」 知和曰「知者之為、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。是以足而不争、無以為故不求。不足故求之、争四処而不自以為貪。有余故辞之、棄天下而不自以為廉。廉貪之実、非以迫外也。反監之度。勢為天子、而不以貴驕人、富有天下、而不以財戯人。計其患、慮其反、以為害於性、故辞而不受也、非以要名誉也。堯舜為帝而推、非仁天下也。不以美害生也。善巻、許由得帝而不受、非以虚辞譲也。不以事害己也。此皆就其利、辞其害。而天下称賢焉、則可以有之。彼非以興名誉也。」 無足曰「必持其名、苦体絶甘、約養以持生、則亦久病長阨而不死者也。」 知和曰「平為福、有余為害者、物莫不然、而財其甚者也。今富人耳営鐘鼓筦籥之声、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、以感其意、遺忘其業、可謂乱矣。侅溺於馮気、若負重行而上也、可謂苦矣。貪財而取慰、貪権而取竭、静居則溺、体沢則馮、可謂疾矣。 為欲富就利故満若堵耳而不知避、且馮而不舎、可謂辱矣。財積而無用、服膺而不舎、満心戚醮、求益而不止、可謂憂矣。内則疑劫請之賊、外則畏寇盗之害。内周樓疏、外不敢独行、可謂畏矣。此六者、天下之至害也、皆遺忘而不知察。及其患至、求尽性竭財、単以反一日之無故、而不可得也。故観之名則不見、求之利則不得、繚意絶体而争此、不亦惑乎。」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30:雑篇 説剣第三十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30:01:趙文王喜剣 昔趙文王喜剣。剣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。日夜相撃於前、死傷者歳百余人、好之不厭。如是三年、国衰。諸侯謀之。太子悝患之、募左右、曰「孰能説王之意止剣士者、賜之千金。」左右曰「荘子当能。」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荘子。 荘子弗受、与使者倶、往見太子曰「太子何以教周、賜周千金。」太子曰「聞夫子明聖、謹奉千金以幣従者。夫子弗受、悝尚何敢言。」荘子曰「聞太子所欲用周者、欲絶王之喜好也。使臣上説大王而逆王意、下不当太子、則身刑而死、周尚安所事金乎。使臣上説大王、下当太子、趙国何求而不得也。」太子曰「然。吾王所見唯剣士也。」荘子曰「諾。周善為剣。」太子曰「然吾王所見剣士、皆蓬頭、突鬢、垂冠、曼胡之纓、短後衣、嗔目而語難、王乃説之。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、事必大逆。」荘子曰「請治剣服。」 治剣服、三日、乃見太子。太子乃与見王、王脱白刃待之。荘子入殿門、不趨。見王、不拝。 王曰「子欲何以教寡人、使太子先。」曰「臣聞大王喜剣、故以剣見王。」王曰「子之剣、何能禁制。」曰「臣之剣、十歩一人、千里不留行。」王大悦之、曰「天下無敵矣。」荘子曰「夫為剣者、示之以虚、開之以利、後之以発、先之以至。願得試之。」王曰「夫子休就舎、待命令設戯請夫子。」 王乃校剣士七日、死傷者六十余人、得五六人、使奉剣於殿下、乃召荘子。 王曰「今日試使士敦剣。」荘子曰「望之久矣。」王曰「夫子所御杖、長短何如。」曰「臣之所奉、皆可。然臣有三剣、唯王所用、請先言而後試。」王曰「願聞三剣。」曰「有天子剣、有諸侯剣、有庶人剣。」 王曰「天子之剣何如。」曰「天子之剣、以燕渓石城為鋒、斉岱為鍔、晋魏為脊、周宋為鐔、韓魏為夾。包以四夷、裹以四時。繞以渤海、帯以常山。制以五行、論以刑徳。開以陰陽、持以春夏、行以秋冬。此剣、直之無前、挙之無上、案之無下、運之無旁。上決浮雲、下絶地紀。此剣一用、匡諸侯、天下服矣。此天子之剣也。」 文王芒然自失、曰「諸侯之剣何如。」曰「諸侯之剣、以知勇士為鋒、以清廉士為鍔、以賢良士為脊、以忠聖士為鐔、以豪桀士為夾。此剣、直之亦無前、挙之亦無上、案之亦無下、運之亦無旁。上法円天、以順三光。下法方地、以順四時。中和民意、以安四郷。此剣一用、如雷霆之震也、四封之内、無不賓服而聴従君命者矣。此諸侯之剣也。」 王曰「庶人之剣何如。」曰「庶人之剣、蓬頭突鬢垂冠、曼胡之纓、短後之衣、嗔目而語難。相撃於前、上斬頸領、下決肝肺。此庶人之剣、無異於闘鶏、一旦命已絶矣、無所用於国事。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剣、臣窃為大王薄之。」 王乃牽而上殿。宰人上食、王三環之。荘子曰「大王安坐定気、剣事已畢矣。」 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。剣士皆服斃其処也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31:雑篇 漁父第三十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31:01:漁父 孔子游乎緇帷之林、休坐乎杏壇之上。弟子読書、孔子弦歌鼓琴。奏曲未半、有漁父者、下船而来。須眉交白、被髪揄袂、行原以上、距陸而止。左手拠膝、右手持頤以聴。 曲終而招子貢子路、二人倶対。客指孔子曰「彼何為者也。」子路対曰「魯之君子也。」客問其族。子路対曰「族孔氏。」客曰「孔氏者何治也。」子路未応。子貢対曰「孔氏者、性服忠信、身行仁義、飾礼楽、選人倫、上以忠於世主、下以化於斉民、将以利天下。此孔氏之所治也。」又問曰「有土之君与。」子貢曰「非也。」「侯王之佐与。」子貢曰「非也。」客乃笑而還、行言曰「仁則仁矣、恐不免其身。苦心労形以危其真。嗚呼、遠哉其分於道也。」 子貢還報孔子。孔子推琴而起曰「其聖人与。」乃下求之、至於沢畔。方将杖挐而引其船、顧見孔子、還郷而立。孔子反走、再拝而進。客曰「子将何求。」孔子曰「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、丘不肖、不知何謂、窃待於下風、幸聞咳唾之音、以卒相丘也。」客曰「嘻甚矣、子之好学也。」孔子再拝而起曰「丘少而修学、以至於今、六十九歳矣、無所得聞至教、敢不虚心。」 客曰「同類相従、同声相応、固天之理也。吾請釈吾之所有、而経子之所以。子之所以者、人事也。天子諸侯大夫庶人、此四者自正、治之美也。四者離位而乱莫大焉。官治其職、人憂其事、乃無所陵。故田荒室露、衣食不足、徴賦不属、妻妾不和、長少無序、庶人之憂也。能不勝任、官事不治、行不清白、群下荒怠、功美不有、爵禄不持、大夫之憂也。廷無忠臣、国家昏乱、工技不巧、貢賦不美、春秋後倫、不順天子、諸侯之憂也。陰陽不和、寒暑不時、以傷庶物、諸侯暴乱、擅相攘伐、以残民人、礼楽不節、財用窮匱、人倫不飭、百姓淫乱、天子有司之憂也。 今子既上無君侯有司之勢、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、而擅飾礼楽、選人倫、以化斉民、不泰多事乎。且人有八疵、事有四患、不可不察也。非其事而事之、謂之摠。莫之顧而進之、謂之佞、希意道言、謂之諂、不択是非而言、謂之諛。好言人之悪、謂之讒。析交離親、謂之賊。称誉詐偽以敗悪人、謂之慝。不択善否、両容頬適、偸抜其所欲、謂之険。此八疵者、外以乱人、内以傷身、君子不友、明君不臣。所謂四患者、好経大事、変更易常、以掛功名、謂之叨、専知擅事、侵人自用、謂之貪、見過不更、聞諫愈甚、謂之很、人同於己則可、不同於己、雖善不善、謂之矜。此四患也。能去八疵、無行四患、而始可教已。」 孔子愀然而嘆、再拝而起曰「丘再逐於魯、削跡於衛、伐樹於宋、囲於陳蔡。丘不知所失、而離此四謗者何也。」客凄然変容曰「甚矣子之難悟也。人有畏影悪跡而跡去之走者、挙足愈数而跡愈多、走愈疾而影不離身、自以為尚遅、疾走不休、絶力而死。不知処陰以休影、処静以息跡、愚亦甚矣。子審仁義之間、察同異之際、観動静之変、適受与之度、理好悪之情、和喜怒之節、而幾於不免矣。謹修而身、慎守其真、還以物与人、則無所累矣。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、不亦外乎。」 孔子愀然曰「請問何謂真。」客曰「真者、精誠之至也。不精不誠、不能動人。故強哭者雖悲不哀、強怒者雖厳不威、強親者雖笑不和。真悲無声而哀、真怒未発而威、真親未笑而和。真在内者、神動於外、是所以貴真也。其用於人理也、事親則慈孝、事君則忠貞、飲酒則歓楽、処喪則悲哀。忠貞以功為主、飲酒以楽為主、処喪以哀為主、事親以適為主、功成之美、無一其跡矣。事親以適、不論所以矣。飲酒以楽、不選其具矣。処喪以哀、無問其礼矣。礼者、世俗之所為也。真者、所以受於天也、自然不可易也。故聖人法天貴真、不拘於俗。愚者反此。不能法天而恤於人、不知貴真、祿祿而受変於俗、故不足。惜哉、子之蚤湛於人偽而晩聞大道也。」 孔子又再拝而起曰「今者丘得遇也、若天幸然。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、而身教之。敢問舎所在、請因受業而卒学大道。」客曰「吾聞之『可与往者与之、至於妙道。不可与往者、不知其、慎勿与之、身乃無咎』。子勉之。吾去子矣、吾去子矣。」 乃刺船而去、延縁葦間。顔淵還車、子路授綏、孔子不顧。待水波定、不聞挐音而後敢乗。 子路傍車而問曰「由得為役久矣。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。万乗之主、千乗之君、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礼。夫子猶有倨敖之容。今漁父杖挐逆立、而夫子曲要磬折、再拝而応。得無太甚乎。門人皆怪夫子矣、漁父何以得此乎。」 孔子伏軾而嘆曰「甚矣、由之難化也。湛於礼義有間矣、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。進、吾語汝。夫遇長不敬、失礼也。見賢不尊、不仁也。彼非至人、不能下人、下人不精、不得其真、故長傷身。惜哉。不仁之於人也、禍莫大焉、而由独擅之。且道者、万物之所由也、庶物失之者死、得之者生、為事逆之則敗、順之則成。故道之所在、聖人尊之。今漁父之於道、可謂有矣、吾敢不敬乎。」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32:雑篇 列御寇第三十二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32:01:伯昏ム人 列御寇之斉、中道而反、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「奚方而反。」曰「吾驚焉。」曰「悪乎驚。」曰「吾嘗食於十漿、而五漿先饋。」伯昏瞀人曰「若是、則汝何為驚已。」曰「夫内誠不解、形諜成光、以外鎮人心、使人軽乎貴老、而齏其所患。夫漿人特為食羹之貨、多余之贏、其為利也薄、其為権也軽、而猶若是、而況於万乗之主乎。身労於国、而知尽於事。彼将任我以事、而效我以功。吾是以驚焉。」伯昏瞀人曰「善哉観乎。女処己、人将保女矣。」 無幾何而往、則戸外之屨満矣。伯昏瞀人北面而立、敦杖、蹙之乎頤。立有間、不言而出。賓者以告列子。 列子提屨、跣而走、曁乎門曰「先生既来、曾不発薬乎。」曰「已矣。吾固告汝曰『人将保汝』、果保汝矣。非汝能使人保汝、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。而焉用之感予出異也。必且有感、搖而本性、又無謂也。与汝游者、又莫汝告也。彼所小言、尽人毒也。莫覚、莫悟、何相孰也。巧者労、而知者憂、無能者無所求、飽食而敖游、泛若不系之舟、虚而敖游者也。」 C:32:02:鄭人緩 鄭人緩也、呻吟裘氏之地。祗三年而緩為儒。河潤九里、沢及三族。使其弟墨。儒墨相与弁。其父助墨。十年而緩自殺。其父夢之、曰「使而子為墨者予也。闔胡嘗視其良、既為秋柏之実矣。」 夫造物者之報人也、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、彼故使彼。夫人以己為有以異於人、以賤其親、斉人之井飲者相捽也。君子之人、若儒墨者師、故以是非相讖也、而況今之人乎。故曰今之世皆緩也。自己有徳者、以不知也、而況有道者乎。古者謂之遁天之刑。聖人安其所安、不安其所不安。衆人安其所不安、不安其所安。 C:32:03:知道易勿言難 荘子曰「知道易、勿言難。知而不言、所以之天也。知而言之、所以之人也。古之人、天而不人。朱泙漫学屠龍於支離益。単千金之家、三年技成、而無所用其巧。聖人以必不必、故無兵。衆人以不必必之、故多兵。順於兵故行有求、兵恃之則亡。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。敝精神乎蹇浅、而欲兼済道物太一形虚。若是者、迷惑於宇宙、不知太初。彼至人者、帰精神乎無始、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郷。水流乎無形、発泄乎太清。悲哉乎。汝為知在毫毛、而不知太寧。」 C:32:04:曹商 宋人有曹商者、為宋王使秦。其往也、得車数乗。王説之、益車百乗。 反於宋、見荘子曰「夫処窮閭阨巷、困窘織屨、槁項黄馘者、商之所短也。一悟万乗之主、而従車百乗者、商之所長也。」荘子曰「秦王有病召医。破癰潰痤者、得車一乗。舐痔者、得車五乗。所治愈下、得車愈多。子豈治其痔邪。何得車之多也。子行矣。」 C:32:05:哀公問乎顔闔 魯哀公問乎顔闔曰「吾以仲尼為貞幹、国其有瘳乎。」曰「殆哉。圾乎。仲尼方且飾羽而画、従事華辞、以支為旨、忍性以視民、而不知不信、受乎心、宰乎神、夫何足以上民。彼宜女与予、頤与誤而可矣。今使民離実学偽、非所以視民也、為後世慮、不若休之。難治也。 施於人而不忘、非天布也。商賈不歯、雖以事歯之、神者弗歯。為外刑者、金与木也。為内刑者、動与過也。宵人之離外刑者、金木訊之。離内刑者、陰陽食之。夫免乎外、内之刑者、唯真人能之。」 C:32:06:不肖人 孔子曰「凡人心険於山川、難於知天。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、人者厚貌深情。故有貌願而益、有長若不肖、有順懁而懐、有堅而縵、有緩而釬。故其就義若渇者、其去義若熱。故君子遠使之而観其忠、近使之而観其敬、煩使之而観其能、卒然問焉而観其知、急与之期而観其信、委之以財而観其仁、告之以危而観其節、酔之以酒而観其則、雑之以処而観其色。九徴至、不肖人得矣。」 C:32:07:正考父 正考父一命而傴、再命而僂、三命而俯、循墻而走。孰敢不軌。如而夫者、一命而呂鉅、再命而於車上舞、三命而名諸父。孰協唐許。 賊莫大乎徳有心、而心有眼。及其有眼也、而内視。内視、而敗矣。凶徳有五。中徳為首。何謂中徳。中徳也者、有以自好也、而呲其所不為者也。窮有八極。達有三必。形有六府。美髯長大壮麗勇敢、八者倶過人也、因以是窮。縁循、偃佒、困畏不若人、三者倶通達。知慧外通、勇動多怨、仁義多責。達生之情者傀。達於知者肖。達大命者随。達小命者遭。 C:32:08:驪龍之珠 有見宋王者、錫車十乗。以其十乗驕穉荘子。 荘子曰「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、其子没於淵、得千金之珠。其父謂其子曰『取石来鍛之。夫千金之珠、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之下。子能得珠者、必遭其睡也。使驪龍而寤、子尚奚徼之有哉』。今宋国之深、非直九重之淵也。宋王之猛、非直驪龍也。子能得車者、必遭其睡也。使宋王而寤、子為𩐎粉夫。」 C:32:09:或聘於荘子 或聘於荘子。荘子応其使曰「子見夫犠牛乎。衣以文繍、食以芻叔。及其牽而入於太廟、雖欲為孤犢、其可得乎。」 C:32:10:荘子将死 荘子将死、弟子欲厚葬之。 荘子曰「吾以天地為棺槨、以日月為連璧、星辰為珠璣、万物為齎送。吾葬具豈不備邪。何以加此。」弟子曰「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。」荘子曰「在上為烏鳶食、在下為螻蟻食。奪彼与此、何其偏也。以不平平、其平也不平。以不徴徴、其徴也不徴。明者唯為之使、神者徴之。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、而愚者恃其所見、入於人。其功外也、不亦悲乎。」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33:雑篇 天下第三十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C:33:01:治方術者多矣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、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。古之所謂道術者、果悪乎在。曰無乎不在。曰神何由降。明何由出。聖有所生、王有所成、皆原於一。不離於宗、謂之天人。不離於精、謂之神人。不離於真、謂之至人。以天為宗、以徳為本、以道為門、兆於変化、謂之聖人。以仁為恩、以義為理、以礼為行、以楽為和、薫然慈仁、謂之君子。以法為分、以名為表、以参為験、以稽為決、其数一二三四是也、百官以此相齒。以事為常、以衣食為主、蕃息畜蔵、老弱孤寡為意、皆有以養、民之理也。 古之人其備乎。配神明、醇天地、育万物、和天下、沢及百姓、明於本数、係於末度。六通四辟、大小精粗、其運無乎不在。其明而在数度者、舊法世伝之史尚多有之。其在於詩書礼楽者、鄒魯之士、縉紳先生多能明之。詩以道志、書以道事、礼以道行、楽以道和、易以道陰陽、春秋以道名分。其数散於天下、而設於中国者、百家之学時、或称而道之。 天下大乱、賢聖不明、道徳不一。天下多得一察焉、以自好。譬如耳目鼻口、皆有所明、不能相通、猶百家衆技也、皆有所長、時有所用。雖然、不該不徧、一曲之士也。判天地之美、析万物之理、察古人之全、寡能備於天地之美、称神明之容。是故内聖外王之道、暗而不明、郁而不発、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。悲夫、百家往而不反、必不合矣。後世之学者、不幸不見天地之純、古人之大体、道術将為天下裂。 C:33:02:1:墨者 不侈於後世、不靡於万物、不暉於数度、以縄墨自矯而備世之急、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。墨翟、禽滑厘聞其風而説之。為之大過、已之大循。作為非楽、命之曰節用。生不歌、死無服。墨子泛愛、兼利而非闘、其道不怒。又好学而博、不異、不与先王同、毀古之礼楽。黄帝有咸池、堯有大章、舜有大韶、禹有大夏、湯有大濩、文王有辟雍之楽、武王、周公作武。 古之喪礼、貴賤有儀、上下有等、天子棺槨七重、諸侯五重、大夫三重、士再重。今墨子独生不歌、死不服、桐弁寸而無槨、以為法式。以此教人、恐不愛人。以此自行、固不愛己、未敗墨子道。雖然、歌而非歌、哭而非哭、楽而非楽、是果類乎。其生也勤、其死也薄、其道大觳。使人憂、使人悲、其行難為也。恐其不可以為聖人之道。反天下之心、天下不堪。墨子雖独能任、奈天下何。離於天下、其去王也遠矣。 墨子称道曰「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、而通四夷九州也、名山三百、支川三千、小者無数。禹親自操橐耜、而九雑天下之川。腓無胈、脛無毛、沐甚雨、櫛疾風、置万国。禹大聖也。而労天下也如此。」使後世之墨者、多以裘褐為衣、以跂蹻為服、日夜不休、以自苦為極、曰「不能如此、非禹之道也、不足謂墨。」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、南方之墨者、苦獲、己齒、鄧陵子之属、倶誦墨経、而倍譎不同。相謂別墨、以堅白同異之弁相訾、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応、以巨子為聖人、皆願為之尸、冀得為其後世、至今不決。墨翟、禽滑釐之意則是、其行則非也。将使後世之墨者、必自苦以腓無胈、脛無毛相進而已矣。乱之上也、治之下也。雖然、墨子真天下之好也、将求之不得也、雖枯槁不舎也。才士也夫。 C:33:02:2:華山之冠 不累於俗、不飾於物、不苟於人、不忮於衆、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、人我之養畢足而止、以此白心、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。宋鈃、尹文聞其風而悦之、作為華山之冠以自表、接万物以別宥為始。語心之容、命之曰心之行、以聏合歓、以調海内、請欲置之以為主。見侮不辱、救民之闘、禁攻寝兵、救世之戦。以此周行天下、上説下教。 雖天下不取、強聒而不舎者也、故曰上下見厭而強見也。雖然、其為人太多、其自為太少。曰「請欲固置五升之飯足矣、先生恐不得飽、弟子雖飢、不忘天下。」日夜不休、曰「我必得活哉。」図傲乎救世之士哉。曰「君子不為苛察、不以身仮物。」以為無益於天下者、明之不如已也、以禁攻寝兵為外、以情欲寡浅為内、其小大精粗、其行適至是而止。 C:33:02:3:公而不党 公而不党、易而無私。決然無主、趣物而不両、不顧於慮、不謀於知、於物無択、与之倶往。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。彭蒙、田駢慎到聞其風而悦之、斉万物以為首。曰「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。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。大道能包之而不能弁之。知万物皆有所可、有所不可。故曰「選則不徧、教則不至、道則無遺者矣。」 是故慎到棄知去己而縁不得已、冷汰万物、以為道理。 曰「知不知、将薄知而後鄰傷之者也。謑髁無任、而笑天下之尚賢也。縦脱無行、而非天下之大聖、椎拍輐断、与物宛転、舎是与非、苟可以免、不師知慮、不知前後、魏然而已矣。推而後行、曳而後往、若飄風之還、若羽之旋、若磨石之隧。全而無非、動静無過、未嘗有罪。是何故。夫無知之物、無建己之患、無用知之累、動静不離於理、是以終身無誉。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。無用賢聖、夫塊不失道。」 豪桀相与笑之曰「慎到之道、非生人之行、而至死人之理。」適得怪焉。 田駢亦然、学於彭蒙、得不教焉。彭蒙之師曰「古之道人、至於莫之是、莫之非而已矣。其風窢然、悪可而言。」 常反人不聚観、而不免於魭断。其所謂道、非道。而所言之韙、不免於非。彭蒙、田駢、慎到不知道。雖然、概乎皆嘗有聞者也。 C:33:02:4:関尹・老子 以本為精、以物為粗、以有積為不足、澹然独与神明居。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。関尹、老聃聞其風而悦之。建之以常無有、主之以太一。以濡弱謙下為表、以空虚不毀万物為実。 関尹曰「在己無居、形物自著。其動若水、其静若鏡、其応若響。芴乎若亡、寂乎若清。同焉者和、得焉者失。未嘗先人、而常随人。」 老聃曰「知其雄、守其雌、為天下谿。知其白、守其辱、為天下穀。」人皆取先、己独取後。曰「受天下之垢。」人皆取実、己独取虚。無蔵也故有余、巋然而有余。其行身也、徐而不費、無為也而笑巧。人皆求福、己独曲全、曰「苟免於咎。」以深為根、以約為紀、曰「堅則毀矣、鋭則挫矣。」常寛容於物、不削於人、可謂至極。関尹、老聃乎。古之博大真人哉。 C:33:02:5:古之道術 芴漠無形、変化無常。死与生与、天地並与。神明往与。芒乎何之、忽乎何適。万物畢羅、莫足以帰。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。荘周聞其風而悦之、以謬悠之説、荒唐之言、無端崖之辞。時恣縦而不儻、不以觭見之也。以天下為沈濁不可与荘語、以卮言為曼衍、以重言為真、以寓言為広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、而不敖倪於万物、不譴是非、以与世俗処。 其書雖瓌瑋、而連犿無傷也。其辞雖参差而諔詭可観。彼其充実不可以已、上与造物者游、而下与外死生、無終始者為友。其於本也、弘大而辟、深閎而肆。其於宗也、可謂調適而上遂者矣。 雖然、其応於化而解於物也、其理不竭、其来不蛻、芒乎昧乎、未之尽者。 C:33:03:恵施 恵施多方、其書五車、其道舛駁、其言也不中。歴物之意、曰「至大無外、謂之大一。至小無内、謂之小一。無厚、不可積也、其大千里。天与地卑、山与沢平。日、方中方睨。物、方生方死。大同而与小同異、此之謂小同異。万物畢同畢異、此之謂大同異。南方無窮而有窮、今日適越而昔来。連環可解也。我知天下之中央、燕之北越之南是也。泛愛万物、天地一体也。」 恵施以此為大、観於天下而暁弁者、天下之弁者相与楽之。卵有毛、鶏三足。郢有天下。犬可以為羊。馬有卵、丁子有尾。火不熱。山出口、輪不蹍地、目不見、指不至、物不絶、亀長於蛇、矩不方、規不可以為円、鑿不囲枘、飛鳥之景未嘗動也、鏃矢之疾、而有不行不止之時、狗非犬、黄馬、驪牛三、白狗黑、孤犢未嘗有母、一尺之捶、日取其半、万世不竭。弁者以此与恵施相応、終身無窮。桓団、公孫龍、弁者之徒、飾人之心、易人之意。能勝人之口、不能服人之心。弁者之囿也。 恵施日以其知与人之弁、特与天下之弁者為怪。此其柢也。然恵施之口談、自以為最賢。曰「天地其壮乎。施存、雄而無術。」 南方有倚人焉、曰黄繚。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陥、風雨雷霆之故。恵施不辞而応、不慮而対、遍為万物説。説而不休、多而無已、猶以為寡、益之以怪。以反人為実、而欲以勝人為名、是以与衆不適也。 弱於徳、強於物、其塗隩矣。由天地之道、観恵施之能、其猶一蚊一虻之労者也。其於物也何庸。夫充一尚可、曰愈貴道、幾矣。恵施不能以此自寧、散於万物而不厭、卒以善弁為名。惜乎、恵施之才、駘蕩而不得、逐万物而不反。是窮響以声、形与影競走也。悲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