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:『韓非子』 韓非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V:02:巻第二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06:有度第六 C:06:01:奉法者強則国強 国無常強、無常弱。奉法者強則国強、奉法者弱則国弱。 荊荘王并国二十六、開地三千里。荘王之氓社稷也、而荊以亡。 斉桓公并国三十、啓地三千里。桓公之氓社稷也、而斉以亡。 燕襄王以河為境、以薊為国、襲涿方城、残斉、平中山、有燕者重、無燕者軽。 襄王之氓社稷也、而燕以亡。魏安釐王攻趙救燕、取地河東、攻尽陶魏之地、加兵於斉、私平陸之都、攻韓抜管、勝於淇下。 睢陽之事、荊軍老而走、蔡召陵之事、荊軍破、兵四布於天下、威行於冠帯之国。 安釐死而魏以亡。故有荊荘斉桓、則荊斉可以覇、有燕襄魏安釐、則燕魏可以強。 今皆亡国者、其群臣官吏、皆務所以乱、而不務所以治也。 其国乱弱矣、又皆釈国法而私其外、則是負薪而救火也。乱弱甚矣。 故当今之時、能去私曲就公法者、民安而国治、能去私行行公法者、則兵強而敵弱。 故審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、以群臣之上、則主不可欺以詐偽、審得失有権衡之称者以聴遠事、則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軽重。 今若以誉進能、則臣離上而下比周、若以党挙官、則民務交而不求用於法。 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。以誉為賞、以毀為罰也、則好賞悪罰之人、釈公行、行私術、比周以相為也。 忘主外交、以進其与、則其下所以為上者薄矣。 交衆与多、外内朋党、雖有大過、其蔽多矣。 故忠臣危死於非罪、姦邪之臣安利於無功。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、則良臣伏矣。 姦邪之臣安利不以功、則姦臣進矣。此亡之本也。 若是、則群臣廃法而行私重、軽公法矣。 数至能人之門、不壹至主之廷、百慮私家之便、不壹図主之国。 属数雖多、非所以尊君也。百官雖具、非所以任国也。 然則主有人主之名、而実託於群臣之家也。 故臣曰「亡国之廷無人焉。」 廷無人者、非朝廷之衰也。 家務相益、不務厚国、大臣務相尊、而不務尊君、小臣奉禄養交、不以官為事。 此其所以然者、由主之不上断於法、而信下為之也。 故明主使法択人、不自挙也。使法量功、不自度也。 能者不可弊、敗者不可飾、誉者不能進、非者弗能退。 則君臣之間明弁而易治。故主讎法則可也。 C:06:02:奉公法、廃私術 賢者之為人臣、北面委質、無有二心。 朝廷不敢辞賤、軍旅不敢辞難、順上之為、従主之法、虚心以待令而無是非也。 故有口不以私言、有目不以私視、而上尽制之。 為人臣者、譬之若手。上以脩頭、下以脩足、清暖寒熱不得不救、鏌鋣傅体、不敢弗搏。 無私賢哲之臣、無私事能之士。 故民不越郷而交、無百里之慼。貴賤不相踰、愚智提衡而立、治之至也。 今夫軽爵禄、易去亡、以択其主、臣不謂廉。 詐説逆法、倍主強諫、臣不謂忠。 行恵施利、収下為名、臣不謂仁。 離俗隠居、而以作非上、臣不謂義。 外使諸侯、内耗其国、伺其危嶮之坡以恐其主、曰「交非我不親、怨非我不解。」 而主乃信之、以国聴之、卑主之名以顕其身、毀国之厚以利其家、臣不謂智。 此数物者、険世之説也。而先王之法所簡也。 先王之法曰「臣毋或作威、毋或作利、従王之指。無或作悪、従王之路。」 古者世治之民、奉公法、廃私術、専意一行、具以待任。 C:06:03:因法数、審賞罰 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、則日不足、力不給。 且上用目則下飾観、上用耳則下飾声、上用慮則下繁辞。 先王以三者為不足、故舎己能、而因法数、審賞罰。 先王之所守要。故法省而不侵。独制四海之内。 聡智不得用其詐、険躁不得関其佞、姦邪無所依。 遠在千里外、不敢易其辞、勢在郎中、不敢蔽善飾非、朝廷群下、直湊単微、不敢相踰越。 故治不足而日有余。上之任勢使然也。 C:06:04:法不阿貴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、如地形焉。 積漸以往、使人主失端、東西易面而不自知。 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。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遊意於法之外、不為恵於法之内、動無非法。 法所以凌過遊外私也、厳刑所以遂令懲下也。 威不弐錯、制不共門。威制共則衆邪彰矣。法不信則君行危矣、刑不断則邪不勝矣。 故曰「巧匠目意中縄、然必先以規矩為度、上智捷挙中事、必以先王之法為比。」 故縄直而枉木斲、準夷而高科削、権衡県而重益軽、斗石設而多益少。 故以法治国、挙措而已矣。 法不阿貴、縄不撓曲。法之所加、智者弗能辞、勇者弗敢争。 刑過不避大臣、賞善不遺匹夫。故矯上之失、詰下之邪、治乱決繆、絀羨斉非、一民之軌、莫如法。 属官威民、退淫殆、止詐偽、莫如刑。刑重則不敢以貴易賤、法審則上尊而不侵。 上尊而不侵則主強、而守要。故先王貴之而伝之。 人主釈法用私、則上下不別矣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07:二柄第七 C:07:01:刑徳二柄 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、二柄而已矣。 二柄者刑徳也、何謂刑徳、曰殺戮之謂刑、慶賞之謂徳。 為人臣者、畏誅罰而利慶賞。 故人主、自用其刑徳、則群臣畏其威、而帰其利矣。 故世之姦臣則不然。所悪、則能得之其主、而罪之。 所愛、則能得之其主、而賞之。 今人主、非使賞罰之威利出於己也、聴其臣行其賞罰、則一国之人、皆畏其臣而易其君、帰其臣而去其君矣。 此人主失刑徳之患也。 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、爪牙也。 使虎釈其爪牙、而使狗用之、則虎反服狗矣。 人主者、以刑徳制臣者也。 今君人者、釈其刑徳、而使臣用之、則君反制於臣矣。 故田常、上請爵禄而行之群臣、下大斗斛而施於百姓。 此簡公失徳、而田常用之也。故簡公見弑。 子罕謂宋君曰「夫慶賞賜予者、民之所喜也。君自行之。殺戮刑罰者、民之所悪也。臣請当之。」 於是宋君失刑、而子罕用之。故宋君見劫。 田常徒用徳、而簡公弑、子罕徒用刑、而宋君劫。 故今世為人臣者、兼刑徳時用之、則是世主之危、甚於簡公宋君也。 故劫殺壅蔽之主、兼失刑徳、而使臣用之、而不危亡者、則未嘗有也。 C:07:02:誰加衣者 人主将欲禁姦、則審合刑名者、言与事也。 為人臣者陳而言、君以其言授之事、専以其事責其功。 功当其事、事当其言則賞、功不当其事、事不当其言則罰。 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則罰。 非罰小功也、罰功不当名也。 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罰。 説於大功也、以為不当名也、害甚於有大功、故罰。 昔者韓昭侯、酔而寝。典冠者、見君之寒也、故加衣於君之上。 覚寝而説、問左右曰「誰加衣者。」左右対曰「典冠。」 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。其罪典衣、以為失其事也。其罪典冠、以為越其職也。 非不悪寒也、以為、侵官之害甚於寒。 故明主之蓄臣、臣不得越官而有功、不得陳言而不当。 越官則死、不当則罪。 守業其官、所言者貞也、則群臣不得朋党相為矣。 K:07:02:人主将に姦を禁ぜんと欲せば、則ち刑名を審合せよとは、言と事となり。人臣たる者は陳べて言ひ、君は其の言を以て之に事を授け、専ら其の事を以て其の功を責む。功其の事に当たり、事其の言に当たるは則ち賞し、功其の事に当たらず、事其の言に当たらざるは則ち罰す。故に群臣其の言大きくして功小さき者は則ち罰せらる。小功を罰するに非ず、功の名に当たらざるを罰するなり。群臣其の言小さくして功大いなる者も亦罰せらる。大功を説ばざるに非ず、以て名に当たらざるは、害大功あるよりも甚だしと為し、故に罰するなり。昔者韓の昭侯、酔ひて寝ぬ。典冠の者、君の寒きを見てや、故に衣を君の上に加ふ。寝より覚めて説び、左右に問ひて曰はく「誰か衣を加へし者ぞ」と。左右対へて曰はく「典冠なり」と。君因りて典衣と典冠とを兼ねて罪す。其の典衣を罪せしは、以て其の事を失すと為せばなり。其の典冠を罪せしは、以て其の職を越ゆと為せばなり。寒きを悪まざるに非ず、以て官を侵すの害は寒きより甚だしと為せばなり。故に明主の臣を蓄ふや、臣は官を越えて功有るを得ず、言を陳べて当たらざるを得ず。官を越えば則ち死し、当たらずんば則ち罪せらる。 業を其の官に守り、言ふ所の者貞ならば、則ち群臣は朋党し相為すを得ざるなり。 C:07:03:人主有二患 人主有二患。任賢則臣将乗於賢以劫其君。 妄挙、則事沮不勝。故人主好賢、則群臣飾行以要君欲。 則是群臣之情不効。群臣之情不効、則人主無以異其臣矣。 故越王好勇、而民多軽死、楚霊王好細腰、而国中多飢人。 斉桓公妬而好内、故豎刁自宮以治内、桓公好味、易牙蒸其子首時進之。 燕子噲好賢、故子之明不受国。 故君見悪、則群臣匿端、君見好、則群臣誣能。 人主見欲、則群臣之情態得其資矣。故子之、託於賢以奪其君者也。 豎刁易牙、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。其卒子噲以乱死、桓公虫流出戸而不葬。此其故何也。 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。人臣之情、非必能愛其君也、為重利之故也。 今人主不掩其情、不匿其端、而使人臣有縁以侵其主、則群臣為子之田常、不難矣。 故曰「去好去悪。群臣見素。」 群臣見素、則人君不蔽矣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08:揚搉第八 C:08:01:人有大命 天有大命、人有大命。 夫香美脆味、厚酒肥肉、甘口而病形、曼理皓歯、説情而捐精。 故去甚去泰、身乃無害。権不欲見、素無為也。 事在四方、要在中央。聖人執要、四方来効。虚而待之、彼自以之。 四海既蔵、道陰見陽。左右既立、開門而当。 勿変勿易、与二倶行、行之不已、是謂履理也。 夫物者有所宜、材者有所施、各処其宜、故上下無為。 使雞司夜、令狸執鼠、皆用其能、上乃無事。 上有所長、事乃不方。矜而好能、下之所欺。 弁恵好生、下因其材。上下易用、国故不治。 用一之道、以名為首。名正物定、名倚物徙。 故聖人執一以静、使名自命、令事自定。不見其采、下故素正。 因而任之、使自事之。因而予之、彼将自挙之。 正与処之、使皆自定之。上以名挙之、不知其名、復脩其形。 形名参同、用其所生。二者誠信、下乃貢情。 謹脩所事、待命於天。毋失其要、乃為聖人。 聖人之道、去智与巧、智巧不去、難以為常。 民人用之、其身多殃、主上用之、其国危亡。 因天之道、反形之理、督参鞠之、終則有始。 虚以静後、未嘗用己。凡上之患、必同其端。 信而勿同、万民一従。 C:08:02:明君貴独道之容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、徳者覈理而普至。 至於群生、斟酌用之、万物皆盛、而不与其寧。 道者、下周於事、因稽而命、与時生死、参名異事、通一同情。 故曰「道不同於万物、徳不同於陰陽、衡不同於軽重、縄不同於出入、和不同於燥湿、君不同於群臣。」 凡此六者、道之出也。道無双、故曰一。是故明君貴独道之容。 君臣不同道、下以名禱、君操其名、臣効其形、形名参同、上下和調也。 C:08:03:聴言之道 凡聴之道、以其所出、反以為之入。故審名以定位、明分以弁類。 聴言之道、溶若甚酔。唇乎歯乎、吾不為始乎。歯乎唇乎、愈惛惛乎。 彼自離之、吾因以知之。是非輻湊、上不与構。 虚静無為、道之情也。参伍比物、事之形也。 参之以比物、伍之以合虚。根幹不革、則動泄不失矣。 動之溶之、無為而改之。喜之則多事、悪之則生怨。 故去喜去悪、虚心以為道舎。上不与共之、民乃寵之。 上不与義之、使独為之。上固閉内扃、従室視庭、参咫尺已具、皆之其処。 以賞者賞、以刑者刑。因其所為、各以自成。 善悪必及、孰敢不信。規矩既設、三隅乃列。 C:08:04:法刑苟信虎化為人 主上不神、下将有因。其事不当、下考其常。若天若地、是謂累解。 若地若天、孰疏孰親。能象天地、是謂聖人。欲治其内、置而勿親。 欲治其外、官置一人。不使自恣、安得移并。大臣之門、唯恐多人。 凡治之極、下不能得。周合刑名、民乃守職。 去此更求、是謂大惑。猾民愈衆、姦邪満側。 故曰「毋富人而貸焉、毋貴人而逼焉、毋専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。」 腓大於股、難以趣走。主失其神、虎随其後。主上不知、虎将為狗。 主不蚤止、狗益無已。虎成其群、以弑其母。為主而無臣、奚国之有。 主施其法、大虎将怯。主施其刑、大虎自寧。 法刑苟信、虎化為人、復反其真。 C:08:05:伐其聚 欲為其邦、必伐其聚。不伐其聚、彼将聚衆。 欲為其地、必適其賜。不適其賜、乱人求益。 彼求我予、仮仇人斧。仮之不可、彼将用之以伐我。 黄帝有言曰「上下一日百戦。」 下匿其私、用試其上、上操度量、以割其下。故度量之立、主之宝也。 党与之具、臣之宝也。臣之所不弑其君者、党与不具也。故上失扶寸、下得尋常。 有国之君、不大其都。有道之臣、不貴其家。 有道之君、不貴其臣。貴之富之、備将代之。備危恐殆、急置太子、禍乃無従起。 内索出圉、必身自執其度量。 厚者虧之、薄者靡之、虧靡有量、毋使民比周、同欺其上。虧之若月、靡之若熱、簡令謹誅、必尽其罰。 C:08:06:一家二貴、事乃無功 毋弛而弓、一棲両雄。一棲両雄、其闘㘖㘖。 豺狼在牢、其羊不繁。 一家二貴、事乃無功。夫妻持政、子無適従。 C:08:07:数披其木 為人君者、数披其木、毋使木枝扶疏。 木枝扶疏、将塞公閭。私門将実、公庭将虚、主将壅囲。 数披其木、無使木枝外拒。木枝外拒、将逼主処。 数披其木、毋使枝大本小。枝大本小、将不勝春風。不勝春風、枝将害心。 公子既衆、宗室憂吟。止之之道、数披其木、毋使枝茂。 木数披、党与乃離。掘其根本、木乃不神、填其洶淵、毋使水清。 探其懐、奪之威。主上用之、若電若雷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B:09:八姦第九 C:09:01:所道成姦者有八術 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有八術。 一曰同床。何謂同床。曰貴夫人、愛孺子、便僻好色、此人主之所惑也。 託於燕処之虞、乗酔飽之時、而求其所欲。此必聴之術也。 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、使惑其主。此之謂同床。 二曰在旁。何謂在旁。曰優笑侏儒、左右近習、此人主未命而唯唯、未使而諾諾、先意承旨、観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。 此皆倶進倶退、皆応皆対、一辞同軌以移主心者也。 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、外為之行不法、使之化其主。此之謂在旁。 三曰父兄。何謂父兄。曰側室公子、人主之所親愛也。大臣廷吏、人主之所与度計也。此皆尽力畢議、人主之所必聴也。為人臣者事公子側室以音声子女、収大臣廷吏以辞言、処約言事事成則進爵益禄、以勧其心使犯其主。此之謂父兄。 四曰養殃。何謂養殃。曰人主楽美宮室台池、好飾子女狗馬以娯其心。此人主之殃也。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宮室台池、重賦歛以飾子女狗馬、以娯其主而乱其心、従其所欲、而樹私利其間。此謂養殃。 五曰民萌。何謂民萌。曰為人臣者散公財以説民人、行小恵以取百姓、使朝廷市井皆勧誉己、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。此之謂民萌。 六曰流行。何謂流行。曰人主者、固壅其言談、希於聴論議、易移以弁説。為人臣者求諸侯之弁士、養国中之能説者、使之以語其私、為巧文之言、流行之辞、示之以利勢、懼之以患害、施属虚辞以壊其主、此之謂流行。 七曰威強。何謂威強。曰君人者、以群臣百姓為威強者也。 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善之、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不善之。 為人臣者、聚帯剣之客、養必死之士以彰其威、明為己者必利、不為己者必死、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。此之謂威強。 八曰四方。何謂四方。曰君人者、国小則事大国、兵弱則畏強兵、大国之所索、小国必聴、強兵之所加、弱兵必服。 為人臣者、重賦歛、尽府庫、虚其国以事大国、而用其威求誘其君。 甚者挙兵以聚辺境而制歛於内、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、使之恐懼。此之謂四方。 凡此八者、人臣之所以道成姦、世主所以壅劫、失其所有也。不可不察焉。 C:09:02:明君 明君之於内也、娯其色而不行其謁、不使私請。 其於左右也、使其身必責其言、不使益辞。 其於父兄大臣也、聴其言也必使以罰任於後、不令妄挙。 其於観楽玩好也、必令之有所出、不使擅進不使擅退、群臣虞其意。 其於徳施也、縦禁財、発墳倉、利於民者、必出於君、不使人臣私其徳。 其於説議也、称誉者所善、毀疵者所悪、必実其能、察其過、不使群臣相為語。 其於勇力之士也、軍旅之功無踰賞、邑鬥之勇無赦罪、不使群臣行私財。 其於諸侯之求索也、法則聴之、不法則距之。 C:09:03:亡君 所謂亡君者、非莫有其国也、而有之者、皆非己有也。 令臣以外為制於内、則是君人者亡也、聴大国為救亡也、而亡亟於不聴、故不聴。 群臣知不聴則不外諸侯、諸侯之不聴則不受之、臣誣其君矣。 C:09:04:官職爵禄 明主之為官職爵禄也、所以進賢材勧有功也。 故曰「賢材者処厚禄任大官、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賞。」 官賢者量其能、賦禄者称其功。是以賢者不誣能以事其主、有功者楽進其業、故事成功立。 今則不然。不課賢不肖、論有功労、用諸侯之重、聴左右之謁。 父兄大臣上請爵禄於上、而下売之以収財利及以樹私党。 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、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成重。 功労之臣不論、官職之遷失謬。是以吏偸官而外交、棄事而財親。 是以賢者懈怠而不勧、有功者隳而簡其業、此亡国之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