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:『史記』 司馬遷 V:080:巻第八十(列伝) B:080:楽毅列伝第二十 C:080:01:出自と人となり 楽毅者、其先祖曰楽羊。 楽羊為魏文侯将、伐取中。魏文侯封楽羊以霊寿。 楽羊死、葬於霊寿。其後子孫因家焉。 中山復国、至趙武霊王時復滅中山。而楽氏後有楽毅。 楽毅賢、好兵。趙人挙之。 及武霊王有沙丘之乱、乃去趙適魏。 C:080:02:燕昭王に仕える 聞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斉大敗燕、燕昭王怨斉、未嘗一日而忘報斉也。 燕国小、辟遠、力不能制、於是屈身下士、先礼郭隗以招賢者。 楽毅於是為魏昭王使於燕。燕王以客礼待之。 楽毅辞譲。遂委質為臣。燕昭王以為亜卿、久之。 当是時、斉湣王強、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、西摧三晋於観津、遂与三晋撃秦、助趙滅中山、破宋、広地千余里。与秦昭王争重為帝、已而復帰之。 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斉。湣王自矜、百姓弗堪。 於是燕昭王問伐斉之事。 楽毅対曰「斉、霸国之余業也、地大人衆。未易独攻也。王必欲伐之、莫如与趙及楚魏。」 於是使楽毅約趙恵文王、別使連楚魏、令趙嚪説秦以伐斉之利。 諸侯害斉湣王之驕暴、皆争合従与燕伐斉。 楽毅還報。 燕昭王悉起兵、使楽毅為上将軍。 趙恵文王以相国印授楽毅。 楽毅於是并護趙楚韓魏燕之兵、以伐斉、破之済西。 諸侯兵罷帰。而燕軍楽毅独追、至于臨菑。 斉湣王之敗済西、亡走保於莒。 楽毅独留徇斉。斉皆城守。 楽毅攻入臨菑、尽取斉宝財物祭器輸之燕。 燕昭王大説、親至済上、労軍行賞饗士、封楽毅於昌国、号為昌国君。 於是燕昭王収斉鹵獲以帰。 而使楽毅復以兵平斉城之不下者。 楽毅留徇斉五歳、下斉七十余城、皆為郡県以属燕。唯独莒、即墨未服。 C:080:02:燕恵王との確執(田単の離間策) 会燕昭王死、子立為燕恵王。 恵王自為太子時嘗不快於楽毅。 及即位、斉之田単聞之、乃縦反間於燕曰「斉城不下者両城耳。然所以不早抜者、聞楽毅与燕新王有隙、欲連兵且留斉、南面而王斉。斉之所患、唯恐他将之来。」 於是燕恵王固已疑楽毅。 得斉反間、乃使騎劫代将、而召楽毅。 楽毅知燕恵王之不善代之、畏誅、遂西降趙。 趙封楽毅於観津、号曰望諸君、尊寵楽毅以警動於燕斉。 斉田単後与騎劫戦、果設詐誑燕軍、遂破騎劫於即墨下、而転戦逐燕、北至河上、尽復得斉城、而迎襄王於莒、入于臨菑。 C:080:02:2:燕恵王の弁解 燕恵王後悔使騎劫代楽毅、以故破軍亡将失斉、又怨楽毅之降趙、恐趙用楽毅而乗燕之獘以伐燕。 燕恵王乃使人譲楽毅、且謝之曰「先王挙国而委将軍。将軍為燕破斉、報先王之讎。天下莫不震動。寡人豈敢一日而忘将軍之功哉。会先王棄群臣、寡人新即位。左右誤寡人。寡人之使騎劫代将軍、為将軍久暴露於外、故召将軍且休、計事。将軍過聴、以与寡人有隙、遂捐燕帰趙。将軍自為計則可矣、而亦何以報先王之所以遇将軍之意乎。」 C:080:02:3:楽毅の返書 楽毅報遺燕恵王書曰「 臣不佞。不能奉承王命以順左右之心。 恐傷先王之明、有害足下之義。故遁逃走趙。 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。 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、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。故敢以書対。 臣聞『賢聖之君不以禄私親、其功多者賞之、其能当者処之』。 故察能而授官者、成功之君也。 論行而結交者、立名之士也。 臣窃観先王之挙也、見有高世主之心。 故仮節於魏、以身得察於燕。 先王過挙、廁之賓客之中、立之群臣之上、不謀父兄、以為亜卿。 臣窃不自知、自以為奉令承教、可幸無罪、故受令而不辞。 先王命之曰『我有積怨深怒於斉、不量軽弱、而欲以斉為事』。 臣曰『夫斉、霸国之余業而最勝之遺事也。練於兵甲、習於戦攻。王若欲伐之、必与天下図之。与天下図之、莫若結於趙。且又淮北宋地、楚魏之所欲也。趙若許而約四国攻之、斉可大破也』。 先王以為然具符節南使臣於趙。 顧反命起兵撃斉。 以天之道先王之霊、河北之地随先王而挙之済上。 済上之軍受命撃斉、大敗斉人、軽卒鋭兵、長駆至国。 斉王遁而走莒、僅以身免。 珠玉財宝車甲珍器尽収入于燕。 斉器設於寧台、大呂陳於元英、故鼎反乎磿室、薊丘之植植於汶篁。 自五伯已来、功未有及先王者也。 先王以為慊於志、故裂地而封之、使得比小国諸侯。 臣窃不自知、自以為奉命承教、可幸無罪。 是以受命不辞。 臣聞『賢聖之君、功立而不廃。故著於春秋。蚤知之士、名成而不毀、故称於後世』。 若先王之報怨雪恥、夷万乗之強国、収八百歳之蓄積、及至棄群臣之日、余教未衰、執政任事之臣、脩法令、慎庶孽、施及乎萌隸、皆可以教後世。 臣聞之『善作者不必善成、善始者不必善終』。 昔伍子胥説聴於闔閭、而呉王遠跡至郢。 夫差弗是也、賜之鴟夷而浮之江。 呉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、故沈子胥而不悔。 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、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。 夫免身立功、以明先王之跡、臣之上計也。 離毀辱之誹謗、堕先王之名、臣之所大恐也。 臨不測之罪、以幸為利、義之所不敢出也。 臣聞『古之君子、交絶不出悪声。忠臣去国、不絜其名』。 臣雖不佞、数奉教於君子矣。 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説、不察疏遠之行、故敢献書以聞。 唯君王之留意焉。 」 C:080:03:楽間 於是燕王復以楽毅子楽間、為昌国君。 而楽毅往来復通燕。燕趙以為客卿。 楽毅卒於趙。 楽間居燕三十余年。 燕王喜用其相栗腹之計、欲攻趙、而問昌国君楽間。 楽間曰「趙、四戦之国也。其民習兵、伐之不可。」 燕王不聴、遂伐趙。 趙使廉頗撃之、大破栗腹之軍於鄗。 禽栗腹楽乗。楽乗者、楽間之宗也。 於是楽間奔趙。趙遂囲燕。燕重割地以与趙和。趙乃解而去。 燕王恨不用楽間。楽間既在趙。 乃遺楽間書曰「紂之時、箕子不用。犯諫不怠、以冀其聴。商容不達。身祇辱焉、以冀其変。及民志不入、獄囚自出、然後二子退隠。故紂負桀暴之累、二子不失忠聖之名。何者、其憂患之尽矣。今寡人雖愚、不若紂之暴也。燕民雖乱、不若殷民之甚也。室有語、不相尽、以告鄰里。二者寡人不為君取也。」 楽間楽乗怨燕不聴其計、二人卒留趙。趙封楽乗為武襄君。 其明年、楽乗廉頗為趙囲燕。 燕重礼以和、乃解。 後五歳、趙孝成王卒。襄王使楽乗代廉頗。 廉頗攻楽乗。楽乗走。廉頗亡入魏。其後十六年而秦滅趙。 其後二十余年、高帝過趙、問「楽毅有後世乎。」対曰「有楽叔。」 高帝封之楽卿、号曰華成君。 華成君、楽毅之孫也。 而楽氏之族有楽瑕公、楽臣公、趙且為秦所滅、亡之斉高密。 楽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、顕聞於斉、称賢師。 C:080:04:太史公言 太史公曰。 始斉之蒯通及主父偃読楽毅之報燕王書、未嘗不廃書而泣也。 楽臣公学黄帝老子。其本師号曰河上丈人、不知其所出。 河上丈人教安期生、安期生教毛翕公、毛翕公教楽瑕公、楽瑕公教楽臣公、楽臣公教蓋公。 蓋公教於斉高密膠西、為曹相国師。